“机电技术”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发布时间:2017-04-06作者:

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

任 务 书

       项目学校(盖章):       滁州市机电工程学校      

项目名称:“机电技术”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主管部门:              滁州市教育局          

       所 在 市:                   滁州市              

       填表日期:                2016年1月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制

安徽省财政厅

2015年11月


一、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机电技术”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起止年月

2016年---2018年

学校名称

滁州市机电工程学校

学校网址

www.cztc.edu.cn

通信地址

滁州市丰乐大道2238号

邮    编

239000

学校性质

公办

主要负责人

汪  上

办公室

电话

0550-3082933

手    机

13955063026

电子邮箱

1559343043

姓    名

李志俊

部门及职务

机电实训中心主任

办公室电话

手    机

15855014401

传    真

电子邮箱

Lzj1005@sina.cn

二、项目学校简介(不多于1000字)[1]

滁州市机电工程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高,首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由原滁州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滁州市交通技工学校、滁州农机技工学校四所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滁州市机电工程学校的设立,对于加快推进滁州市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职教大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学校规划面积1069亩,现建成面积310亩,建筑面积近9万平方米,拥有满足教学和社会培训需求的设备设施、图书资料、校园网络和各类生活设施齐备。学校现有教职工286人、在校学生4500人。学生就业形势好,生源充足,办学经费有保障。

学校以三年制初中起点普通中专为办学主体,以职业技能培训(驾驶员培训、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为补充,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长班与短训结合。在学历教育中,主要开设技工类、普通中专类、五年制高职类三个大类。学校共开设机电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美容与装潢、模具制造技术、建筑工程、食品加工、电子商务、会计、社会文化艺术、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动漫制作等17个专业。

学校有一个年富力强、开拓进取的领导集体,有一支敬业爱生、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有一套健全科学、职责明确的管理制度。学校坚持“12345”的办学思路,围绕一个中心,为滁州市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调动两个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构建三维办学体系—职业教育、社会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促进四个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身心健康,技能过硬;促进教师发展,使教师在教书育人、教科研中作出成就,实现人生价值;促进管理人员发展,通过有为,实现有位;促进学校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学校。明确五项方针,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以人才作支撑,以科研强实力。

三、项目建设背景与基础(不多于2000字)

1.项目建设背景

(1)市场背景

我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2006年在电子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是根据滁州本地社会的需求和机电类企业的发展需要而设立的,经过近十年不断充实和完善,已变成了学校的龙头专业。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面广,社会需求量大。在滁州开发区内机电类企业众多,每年的用工需求均在2000人左右。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近几年100%,机电技术类型人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这两年随着滁州苏滁工业园区的建成和发展,机电企业的增加,机电技术人才需求量变得更大,这为我校机电专业毕业生扩展就业更增加了空间。企业发展的较快较多,也需要我们对企业工人进行技能培训。

近几年机电专业技术发展较快,传统的技术和工艺已跟不上现代技术发展的步伐,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新型专业开发不足、设备不足,如机床维修、自动化控制等。现代企业在自动化控制技术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一方面急需大量的会设备操作的人员,另一方面更急需会相关设备维修的人员,社会对这方面人才有较大的需求空间。因此我校急需更新或新增部分机电设备,以培养适应现代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性人才。

(2)校企合作背景

在学校大力建设校内实训实习场所的同时,为了更好得让老师和学生了解企业的特点、文化和实际的工作环境和技能要求,学校也建立许多家校外实习基地。通过这些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使老师和学生都得到了实际锻炼的机会和场所,通过实习实训让学生知道怎么学怎么用,让老师增加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外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我们可以更好的了解企业需求,把企业的技术员引入到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把行业的新技术引入课堂。另外校企合作、产教结合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虽然我校的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深度、广度还不够。特别是机电技术设备和企业的技术要求有加大的差距也就制约了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深度和广度。


(3)师资和设备

随着专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尽管我校的专业课教师都具有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但专业技术覆盖面还不够广,教师的技能更新还不够快,新型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例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学校现有的设备有的已经老化、有的已经达不到现在的专业技术要求,因此需要更新换代,随着智能一体化的发展、技能大赛项目的变化和升级,需要购置一些新的设备和软件,才能跟上专业发展的需求和企业对技术的要求。

2.项目建设基础

(1)我校机电专业现有在校生500多人,15个教学班级,专职教师18名,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企业技术人员2人,高级职称教师10人, 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有3人正在攻读研究生,基地所有人员都具有高级以上相应的职业资格,2人具有技师职业资格,双师型教师达70%。

(2)我校高度重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硬件设施建设,设备总金额达六百多万元,现建有钳工实习室、电工实验实训室、电子电工实验室、维修电工实训室、维修电工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机电技术模拟机房、机电一体化实验室、智能家居实验室、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室、电机装配与运行检测实训室、plc实训室等二十多个相关的实验实训室,实训场地达2500多平米,另外与几家企业建立的合作办学,联合培训的关系,现有的设备已能够基本满足教育教学和社会培训的需求,在实训基地为依托的基础上,我们正在推进人才培养社会化发展模式。

(3)为了加大信息化建设,机电技术中心现已经建成了两个仿真实验室,用于相关软件的教学,每个实验实训室都配有网络,有六个室配有用于教学的演示白板和实物投影仪,每个实验实训室都装有摄像头,通过这些设施的投入,实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使教学变得更直观、具体,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通过实训指导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比赛,更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教师在全省信息化大赛中多次获奖。

(4)近几年来机电技术专业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思路走向市场,我们引入企业技术员来给学生和老师讲课,同时我们也把企业员工引入到我们的基地,对其进行培训,让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并且组织培训和考级,本基地每年培训企业员工和下岗工人在200人左右,另外把我们的老师送到一线,让他们了解和掌握机电技术的最新工艺和技术。

(5)学校高度重视品牌专业群建设,以机电专业为主体,以培养机电设备操作和维护的技能型人才为主线,经过反复调研、论证,现已设置了电子技术、机械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汽车制造与维修等专业。

四、项目建设目标及预期成效

1.项目建设总目标

我校是国家级首批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校”,是滁州市职业学校龙头学校。为了配得上学校的地位和专业特点,基地组成人员通过网络和实地对无锡和苏州职教园区进行调研,再结合滁州和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滁州未来发展的需求,机电实训基地制定了按如下目标:

  (1)使实训基地成为教学、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基地,满足技能训练与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试要求相结合。

(2)建设不仅面向在校学生技能培训和考核,同时面向社会的进行行业技能培训、考核,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社会化功能。

(3)努力成为滁州市以及安徽省职业教育学校、企业、进城务工人员和再就业培训的资源共享型教学实训基地

经过三年的建设,实训基地实行资源共享机制即服务于职业学校教学,又通过对外开展技术服务,把教育的投入变为产出化投入,在取得教育效益的同时,努力争却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计划至2018年12月年均达到如下培训规模:职业学校学生500--1000人,社会技术工人1000--1500人次,培训相关专业教师50--100人次。在滁州乃至全省起到人才培训基地的目的。

2.分年度建设目标(含实施步骤)

机电技术实训基地要为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服务,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同时还要以培养机电技术教师和从业人员岗位能力为目标要求。

机电技术实训基地要发挥示范作用。我们坚持教育教学、培训、指导竞赛、教研、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以服务本校为主,与全市各个市县职教中心和职业学校建立紧密联系,与相关企业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向社会、行业提供技术服务、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内容。

根据规划本机电实训基地按三年建设目标分步骤完成以下工作,力争在2018年完成质量提升工程的要求,下表为三年的建设内容大致情况,详细方案在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进度安排上。

              机电技术实训基地项目分年度建设计划

       建 设 项 目序号2016年2017年2018年1基地建设的评估、规划、申请按规划对建设加大力度做好各项验收准备工作2对现有的设备统计、整合、检查、报修对现有的设备统计、整合、检查、报修对现有的设备统计、整合、检查、报修3师资培训引入1-2名企业和行业专家师资培训引入1-2名企业和行业专家师资培训引入1-2名企业和行业专家4场地规划对实训楼的场地规划全面搬入实训大楼5加大与企业合作加大与企业合作增加1-2家校外实训基地增加1-2家校外实训基地加大与企业合作提高与企业合作效果6对单片机和机电一体化实训室进行升级对仿真软件机房升级申请建立一个仿真软件机房申请建立机床电路维修实训室7申请建立液压与气压实验室申请建立传感器实验室申请建立电梯实训室 8初步面向社会培训进一步加大社会培训逐步参与企业生产9对现有的精品课整理、完善建立维修电工综合实训室建立自动线实训室10 参与校外课程开发1们,校本教材开发1—2门参与校外课程开发1-2们,校本教材开发1—2门


3.项目建设预期成效

(1)实训基地加强学校专业建设,扩大办学规模

实训基地的建成将会极大地改善我校机电专业实验实训条件,加强机电类专业的建设,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操作。

(2)实训基地具有良好的社会功能

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后,除满足中专、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实训功能外,还可向社会开放实训基地,与有关部门及行业密切配合,开展更加广泛的机电技术培训,为滁州市乃至安徽省机电专业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3)实训基地具有巨大的示范功能

  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发挥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可在师资培训、学生技能集训、产学结合方面扩大基地的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

我校位于皖东,人口较多,是劳动力输出的大市,也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地区,通过社会人员的技能培训可以极大的提高基地的示范效果。且附近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等,这些学校都可以在项目建设中达成资源共享

4.项目建设现有成效

机电专业在我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各个部门的配合下,目前已经取得一些成绩,这些成绩为基地的建设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方向和保障。

(1)基地参与的多们课程建设获得市省立项,如《维修电工》、《手机维修》、《单片机技术》、《电子线路》获省级精品课,《电视机组装与维修》、《电子技能与实训》、《PLC技术》等获市级精品课。

2)该实训基地建成以后,可以为机电技术专业、电子专业、自动化专业等提供服务,现在我校电子和机电专业年招收学生500人,通过专业学习培训取得中级工证书的学生95%,学生的就业率95%以上,学生的就业质量较高,我校的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其中安徽康佳集团有不少的技术员和生产厂长以及一些管理人员都是我校毕业的。

3)在实训基地的建设的契机下,我校机电专业学生在省市级中等职业学校的技能大赛中成绩斐然,近几年在滁州市成绩名列前茅,在安徽省技能大赛中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其中单片机四次一等、二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电气安装三次二等,一次三等奖,机电一体化一次二等,智能家居获省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2014年还参加了全国电机装配与运行检测,2015年代表安徽省参加电梯维护和单片机比赛,2016年智能家居项目参加国赛。

4)目前基地已经在从事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工作并为他们提供技能考级服务,2014年培训了焊工、维修电工大概100人次,2015又增加了对下岗工人的电工培训,培训人次150,基地正在产生社会效益。

五、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预期进度安排

一级

指标

二级指标

主要内容

2016

2017

2018

功能

定位

基地功能

人才培养

组建由高校和企业专家的建设小组,开展实训基地建设研讨会,规划建设方案。

加大校企合作,引进企业生产设备,引进企业工艺等。

继续加大校企合作,引进企业生产进校,培养为企业所需人才

经济建设

初步建立为企业员工和社会相关工种进行技能培训、技能鉴定

进一步建立为企业员工和社会相关工种进行技能培训、技能鉴定,

加大建立为企业员工和社会相关工种进行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教师到一些相关企业进行技术指导

改革创新

根据滁州开发区和苏滁产业园机电企业需求,建立校企合作技术团队,把企业技能性人才引入基地教学,同时把学校的系统专业知识送到企业。

校企共建

校企共建

建立校企共建的计划、方案。聘请1-2名企业专家,建立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聘请1-2名企业专家

聘请1名高校专家

聘请1-2名企业专家

设备

设施

场地设备

场地布局

现有机电专业各个实验实训室十二个,现以教学为主导,能够满足“做中学、学钟做”等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要求,学校规划建立实训大楼,我们将请企业专家对实训场地进一步规划,按企业生产流程建设和布局并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行业企业精神等

场地面积

1000平方米

1200平方米

2000平方米

设备配备

现建有维修电工实训室、单片机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验室、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室、电机装配与运行检测实训室、plc实训室,电力拖动等十二室,并配有相应的仪器,大部分设备与全国和省技能大赛设备一致,计划新增液压与气压实验室,对一些设备进行升级。

1、申请建立传感器

实验室

2、建立维修电工综合

实训室

3、新建一个仿真软件机房

1、申请建立机床电路维修实训室

2、申请建立电梯实训室

3、申请建立自动线实训室

信息化

环境

信息化教学环境

机电技术中心现已经建成了一个仿真实验室,一个多媒体机房

对仿真软件机房进行升级,建设一个仿真实训室

对各个室建立网络化教学平台

信息化

教学资源

目前有六个室配有用于教学的演示白板和实物投影仪

对相关的精品课程进行整理,使其能够用于多媒体教学

鼓励基地教师积极参加省市极信息化大赛,所有的实验实训室都配置实景式教学仪器和多媒体设备

运行

管理

人才培养

实训教学

开展

制订实践教学制度,各个室建立实训管理制度,实训指导教师手册,专业实训课开课率达60%,指导及时填写实训记录

修订实践教学制度,各个室完善实训管理制度、实训指导教师手册,专业实训课开课达85%

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各个室进一步完善实训管理制度、实训指导教师手册,专业实训课开课达100%

教学改革

创新

建立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开发配套实训大纲、教材,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对获得省市级精品课程进一步整理

完善评价体系,对已经开发的实训教材转化成课件或视频材料,新建1-2门新实训教材,参与课程开发1—2门。

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新建1-2门新实训教材,建立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考核的方案,与课程开发1—2门。

管理机制

教学团队

建设

现专任教师8名,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企业技术人员2人,高级职称教师7人, 2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基地所有人员都具有高级以上相应的职业资格,3人具有技师职业资格,双师型教师达70%。组织教师3人参加省,1人参加国家级教师培训,培养一名专业带头人

专任教师10增加1-2名企业或行业专家,双师型教师达80%,组织教师2-3参加省教师培训,1-2人参加国家级教师培训,培养1-2专业骨干教师,兼职教师任课10%

专任教师12增加1-2名企业或行业专家,双师型教师达100%,组织教师2-3参加省教师培训,1-2人参加国家级教师培训,培养1-2专业骨干教师,兼职教师任课量达到30%

实训教学

管理

设立专门的实训基地管理机构,项目负责人为实训基地的直接管理者,负责实训教学及设备管理制度的建立。各个实训室配有专门的实训管理员,负责记录实训室的使用情况、设备的维护情况、对实训的耗材有专人管理,有专门的耗材保管室。

基地

生产运行

1、针对在校学生的实习实训

2、对企业员工的培训

3、对社会人员培训

利用校外实训基地,推进企业生产与学生实训的对接

在实训大楼内建立工厂化实训场所,力争实现全面消耗性实习向部分生产性实习转变

建设

成效

规模

质量

培养规模

该基地可以为汽车、电子技术和机电技术、机械加工等专业服务,机电技术专业今年招收新生150人

该基地可以为汽车、电子技术和机电技术、机械加工等专业服务,机电技术专业计划招收180人

该基地可以为汽车、电子技术和机电技术、机械加工等专业服务,电梯专业。机电技术专业计划招收200人

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80%的毕业生取得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70%毕业生获得专业执业资格

90%的毕业生取得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75%毕业生获得专业执业资格

95%的毕业生取得中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85%毕业生获得专业执业资格

比赛

在实训基地的建设的契机下,我校机电专业学生在省市级中等职业学校的技能大赛中成绩斐然,近几年在滁州市单片机、机电一体化、电气安装与维修等项目比赛中成绩名列前茅,在安徽省技能大赛中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其中单片机四次一等、二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电气安装三次二等,一次三等奖,机电一体化一次二等,智能家居获省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2014年还参加了全国电机装配与运行检测,2015年代表安徽省参加电梯维护和单片机比赛,2016年智能家居项目参加国赛。基地建成后力争各项比赛成绩更进一步,力争在国家级比赛中有所斩获。

学生就业

质量

这些年我们专业的学生的就业率始终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70%。学生的就业质量较高,我校的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其中安徽康佳集团有不少的技术员和生产厂长以及一些管理人员都是我校毕业的。未来几年我们将把学生技能作为重点,职业素质作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未来两年力争对口毕业率达到80%

开放

服务

社会服务

目前基地已经在从事对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工作并为他们提供技能考级服务,2014年培训了焊工、维修电工大概200人次,2015又增加了对下岗工人的电工培训,培训人次300,基地正在产生社会效益,另外在校学生职业技能鉴定300余人

加大与企业联系,开展送技术到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技能培训,与滁州市政府建立农民工务工培训和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计划培训社会人员1000人,在校学生350人

加大与企业联系,开展送技术到企业,对企业员工进行技能培训,与滁州市政府建立农民工务工培训和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计划培训社会人员1500人,在校学生500人

服务效益

实训基地建设完成后,除满足中专、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实训功能外,还可向社会开放实训基地,与有关部门及行业企业密切配合,开展更加广泛的机电技术培训,为相关企业送技术上门(2015年我们在滁州天大钢管厂等企业开展电工和维修电工等工种进行培训200余人),为滁州市乃至安徽省机电专业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

辐射带动

未来的设想,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发挥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可在师资培训、学生技能集训、产学结合方面扩大基地的辐射功能和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基地的社会功能。我校位于皖东,人口较多,是劳动力输出的大市,也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地区,通过社会人员的技能培训可以极大的提高基地的示范效果。且附近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等,这些学校都可以在项目建设中达成资源共享。

特色

创新

1、以服务为宗旨,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在关注机电技术最新发展趋势的同时,继续与滁州市内企业密切合作,实施订单培养,积极组织师生参与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开发等活动,并为相关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技术支持,通过加强校企联系,强化专业建设。

2、培养的学生技术水平高,近几年来该专业的学生在滁州市职业学校电类技能大赛比赛中成绩始终第一,在省级比赛中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

3、课程建设突出,本专业的课程建设成绩显著,5门省精品课程,三门市精品课程









六、项目建设保障措施(含学校、主管部门及所在市制定的保障措施)

1.

组织

机构

学校成立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建立项目建设办公室和为了加快推进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进程项目建设工作小组。

1、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为项目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组  长:汪上(校长)

副组长:张福兴、湛承鲲、余君琳、潘海波

成  员: 各个处室和系部主任

2、项目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宣传和定期检查。

主  任:湛承鲲

副主任:施亮、赵开江、崔康

成  员:陈海珍、叶洪选、袁爱玲、沈丽、李志俊、

朱永信、曹锐、龚志全

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工作组:主要负责项目各项建设的制定、执行和落实公作,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共遇到的各种问题。

 负责人:李志俊

 成  员:金象周、王柏香、熊静静、张晓武、

李尔祥、张睿瑞、杨雨林、 金验等专业组全体成员

4、建立机电实训基地资金管理小组:负责项目资金的到位,支出和统筹工作。

 组长:王柏香

 成员:熊静静、张晓武、李尔祥、张睿瑞、秦静

   各个工作组要定期开展会议,通常每个月要开一次小组会议,每两个月要开一次全面的工作会议,工作会议要有会议纪要。总结前面工作情况,布置下一步工作,在建设中遇到问题要及时与项目建设办公室和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反应。

2.

支持

政策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每年将派出3-5名专职教师或管理技术人员,围绕实训和教学进行专业培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和专业资格认定、考研等。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行业标准和机电专业的发展趋势,设立企业管理和工作过程的仿真实训环境,培养学生从业、就业技能,激励在机电基地的教师走向企业一线,加强自身专业水平,更上行业发展需求。

3、学校在人事政策上给予倾斜。

在职称评审中、年度评优等对参与机电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教师给于政策倾斜。

4、鼓励从企业引进技术人员,加强基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给予一定的津贴,提高基地的教育教学水平,使培训出来的学生更具有市场性,更能适应社会需求。

3.

经费

投入

(含分年度投入预算及经费主要来源)

                预计经费投入

         预计三年中央财政支出161万,学校自筹83

年  份建设项目建设资金总额(万元)资金筹集途径金额(万元)2016.1-   2016.12基地建设的评估、规划1.5学校自筹 10 设备整合、检查、维修4.5机电一体化、单片机实验室、仿真软件机房等实训室升级和扩容14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和申请专家10 财政 47建立液压与气压实验室272017.1-   2017.12设备检查、保养、维修、升级6学校自筹 23师资培训和校外专家、课程建设10建立一个仿真软件机房27建立传感器实验室12财政 50建立维修电工综合实训室182018.1-    2018.12设备检查、保养、维修、升级8学校自筹 54 师资培训校外专家课程建设11场地规划5财政 70建立机床电路维修实训室40建立电梯实训室60申请建立自动线实训室 总计 244 244


4.

过程

管理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皖教职成[2015]11号、皖教职成[2016]8号和皖教职成[2016]11号等文件组织实施,切实加强项目建设和管理,确保建设项目按期按质量完成。另外加大一些具体的管理要求。

1、为了保证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转,在严格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工具管理、材料管理以及学生管理的前提下,按市场价格收费,用于保证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技术指导,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要严格审核基地      

 建设方案,在技术上保证落实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规定的建设内容。

3、加强基地建设资金的筹集、使用管理,保障经费用到基地建设上。

4、建立基地建设验收制度,设备购置、安装后要及时进行设备的验收和管理,保证设备的完好。加强实训基地的运作和设备维护、维修和保养工作,以保证实训基地的设备正常运行。加强相应的技术文件、工艺、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和修改,让技术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5、建立实训主任负责制,每位教师职责分工明确,每个实训车间和实训室都挂出实训室的安全注意事项、实训守则、实训指导教师守则,每个实训室都必须有实训记录和维护记录。为了加强设备的保障,

6、基地的生产运行主要三条腿走路,一是重点是为在学校的学生教学、      

模拟企业生产实习、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服务,二是为企业职工进行技能性培训、社会上职业工种的培训,三是主动寻求企业的生产服务,为企业提供一些真正的产品,把消耗性实习转向生产性实习,现主要承接是小型配电柜安装。

5.

其它

配套

政策

 加强学校与企业的沟通,鼓励教师与企业联系,对取得成绩和效益的给予一定的奖励。

1、激励成立成立校企合作平台。 与企业共同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与激励机制,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与生产效益。  

2、鼓励继续完善“订单培养”模式。 实训基地建成后,增加合作企业数量,进一步发挥基地的作用。

3、强化本专业服务企业的能力意识。  提高本专业为企业提高利益的能力,帮助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技能轮训,接受企业委托的项目研究与开发,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6.特色

1、以服务为宗旨,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在关注机电技术最新发展趋势的同时,继续与滁州市内企业密切合作,实施订单培养,积极组织师生参与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开发等活动,并为相关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和技术支持,通过加强校企联系,强化专业建设。

2、培养的学生高技术水平。近几年来该专业的学生在滁州市职业学校电类技能大赛比赛中成绩始终第一,在省级比赛中多次荣获一二三等奖。

3、依据本机电课程特点,开发校本实训教材,课程建设突出。本专业的课程建设成绩显著,现有五门省精品课程,三门市精品课程。

七、专家论证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专家总人数不少于5人,其中行业企业专家不少于3人)

序号

姓  名

单位及职务/职称

手 机

签 名

1

2

3

4

5

6

7

8

八、审核意见

项目

学校

主管

部门

审核

意见

                                              单位签章

                                      年   月   日


市教

育局、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审核

意见

                               

市教育局(签章)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章)   市财政局(签章)

                                     年   月   日



[1]表格不够,可自行拓展加页。下同。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