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发布时间:2021-12-21作者:

 

中等职业学校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ZHONGDENG ZHIYE XUEXIAO SIXIANG ZHENGZHI KECHENG BIAOZHUN

(2020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 I P)数据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 2020年版/ 中华

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2

ISBN 978-7-04-052606-6

Ⅰ. ①中… Ⅱ. ①中… Ⅲ. ①政治课-课程标准-中

等专业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Ⅳ. ①G633.2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88004号

责任编辑 杨  鸣 

责任校对  张  薇 

封面设计 张  楠 

责任印制 

版式设计 张  杰

出版发行  高等教育出版社

网 址  http://www.hep.edu.cn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

http://www.hep.com.cn

邮政编码  100120

网上订购  http://www.hepmall.com.cn 

 

http://www.hepmall.com

http://www.hepmall.cn

本  787mm×1092mm 1/16

张  3.75

数  45 千字

购书热线  010-58581118 

咨询电话  400-810-0598

月第 次印刷

价  15.00 元

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质量问题,请到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物  料  号  52606-00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

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

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

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

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中

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2008 年、2009 年,教育部先后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语文

课程教学大纲,指导了十多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语文课程改革的

实践,规范了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加强了文化基础教育,促进了学

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起到了

重要作用。

当前职业教育已进入转型发展期,要实现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

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

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

教育转变。

I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面对新时代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新要求,适应新时期培养大批

德才兼备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现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语文课程

教学大纲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如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

精神新要求有待充实体现,反映中等职业教育育人要求的课程目标有

待具体化、细化,意识形态属性较强课程的设置有待完善,传统教学

大纲的体例结构和内容要求也不能满足新时代教学改革的需要等,必

须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以下简称中职三

科)课程建设。

2014 年 7 月,教育部启动了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工作。本次

研制工作深入总结了十多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宝贵经

验,充分借鉴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使中职三科课

程标准成为既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实际,又对标普通高中和衔接义务

教育的指导性教学文件,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

坚实基础。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

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

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指导

性,建立对接紧密、动态调整、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推动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

(二)基本思路

1. 价值观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中职三科意识形态属性

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价值观教

II

 

 

 

  前言 

育不是简单贴标签,而是要与学科知识有机融合。课程标准研制注重

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科本身独特的育人功能,在知识传授

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引导。

2. 通识性教育与职教特色相结合。中职三科是中等职业学校各

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必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打

好学生的文化基础,提升共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应

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选择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职业

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强化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培

养,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3. 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特别要注重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体现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强对学生的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着力厚植爱国

主义情怀,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

同时,要加强对中职学生已有基础和发展需求的了解把握,加强对中

职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的调研,努力发现并切实面对职业教育教

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把落实中央要求和中等职业教育实际结

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完善课程设置。

二、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关于课程设置

1. 调整“德育”课程名称并优化课程结构。将“德育”的课程

名称改为“思想政治”,与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将原来必修的“经济

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和

选修的“心理健康”调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

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其中,“经济政治与社会”

扩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加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

III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更准确、全面地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

涵;“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整合为“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职业道德与法治”“哲学与人生”继承 2008 年中职德育课课程设置,

基本保持不变。

2. 语文课程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等内容,并从体例、内容、话语体系等方面完成从教学大纲到课

程标准的转换,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兼顾字、词、句、段、

篇的组织形式。

3. 增设历史课程。历史成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安排 72

学时。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

1. 细化了课程育人目标。针对现行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比较笼统、

育人要求不够具体等情况,课程标准研制组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

细化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充分借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经验,结

合学科特点凝练出体现课程特色育人目标的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

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借鉴了普通高中的“政治认同”“法治意

识”“公共参与”等素养,还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凝练、增加了“职业

精神”“健全人格”。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保持一致,但在核

心素养内涵与主要表现上进一步凸显了职业教育特色。历史学科核心

素养与普通高中基本相同,重点在家国情怀中增加了“树立劳动光荣

的观念,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公道、精益求精、协作创新等良好的职

业精神”等内涵要求。

2. 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课程标准研制组结合中职学生实际,

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

人目的,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

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为阶段性评价、毕业合格性考

IV

 

 

 

  前言 

试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命题提供依据,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形

成育人合力。

中职三科学业质量标准均划分为两级水平,水平 1 是学生学习该

课程后应达到的合格要求,水平 2 是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应达到的高职

院校分类考试要求。

3. 彰显了职业教育特色。中职三科课程标准在研制过程中,特

别注重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一是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

的联系,利用或设置职场情境,突出实践取向。二是注重有机融入职

业道德、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精神。

三是注重与专业课程相互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职业道德与法治”

是职业教育特有的内容。语文课程设置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

读”“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专题,增强针对性,满足学生未来职业

发展的需要。历史课程在基础模块大多数专题中突出了科技文化方面

的内容,专门设置了“精湛的传统工艺”专题,拓展模块开发了“职

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历史上的著名工匠”等示例。

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是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环

节,直接关系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中职三科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必

须在教育教学实践环节中接受检验,不断完善。希望广大中等职业教

育工作者在过去改革的基础上,在丰富而生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

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不断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大幅提升新

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

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V

 

 

 

 

 

目 录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 3

(一)学科核心素养 / 3

(二)课程目标 / 6

三、课程结构 ……………………………………… 9

(一)课程模块 / 9

(二)学时安排 / 10

四、课程内容 ……………………………………… 11

(一)基础模块 / 11

(二)拓展模块 / 31

I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五、学业质量 ……………………………………… 34

(一)学业质量内涵 / 34

(二)学业质量水平 / 34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 39

六、课程实施 ……………………………………… 40

(一)教学要求 / 40

(二)学业水平评价 / 42

(三)教材编写要求 / 45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46

(五)对地方与学校实施本课程的要求 / 47

II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等职业

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以立德

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帮助中等职

业学校学生(以下简称“中职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

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和心理健

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

人才。

思想政治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与初中道德与法

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相互衔接,与学校其他教育教学活动

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

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学生实际,讲

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用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

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精神教

育,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讨的学习过程,理解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的内容和要求,培育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

1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格、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信、文化自信,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为担

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

2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

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思

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

人格和公共参与。

1.  政治认同

中职学生的政治认同,主要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

法论,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

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

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

3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

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

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

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

追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

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求真务实,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培育中职学生的政治

认同,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正确政

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牢固树立共产主

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而奋斗。

2.  职业精神

中职学生的职业精神,主要表现为具有积极劳动态度和良好劳

动习惯,具有正确职业理想、科学职业观念、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

为,具备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能够正确认识

和处理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并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

择,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

是幸福的源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需要建设一支知识

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需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

4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培育中职学生的职业

精神,有助于他们充分认识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

很光荣,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

道理,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弘扬劳动精神;有助于增强

他们对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

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人力资源强国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坚定通

过职业发展实现人生出彩的信心;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职业理想和职

业观念,增强遵守职业道德和提高职业技能的自觉性,追求高尚道德

品质,提升职业道德境界;有助于他们培养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

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

中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

3.  法治意识

中职学生的法治意识,主要表现为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正确

的权利义务观念,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宪法尊严,自觉参与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

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

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培育中职学生的法治

意识,有助于他们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捍卫人格尊严,维护公

平正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4.  健全人格

中职学生的健全人格,主要表现为具有积极心理品质和自尊自

5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能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做到自立

自强、坚韧乐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体现了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和意识倾向,是品德和行为习

惯的基础,是健康心理、积极心理品质和良好个性心理特征的集中反

映。具有健全人格,才能正确对待自我、他人和社会,调控情绪,处

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育中职学生的健全人格,有

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

际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

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有助于他们学会竞争与合作,树立正确职业理

想,培养职业兴趣,提高适应社会、应对挫折、求职就业的能力。

5.  公共参与

中职学生的公共参与,主要表现为具有主人翁意识,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能够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广泛的公共参与,彰显人民主体地位,是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

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表现,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民意、集中民智,提

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助于鼓励社会力量热心公益活动,

发扬志愿者精神,积极参与包括社团活动和社区服务等在内的公共服

务,激发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培育中职学生的公共参与素

养,有助于他们了解民主管理程序、体验民主决策价值、感受民主监

督作用,增强公德意识、培养公共精神、提高参与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1. 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的学生,应能够: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

6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现象,对社会现实和人生问

题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

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拥护党的领导,领会中国共产党领

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

优势,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坚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热爱伟大祖国,自觉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远大

志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人生。

2. 具有职业精神素养的学生,应能够:正确认识劳动在人类社会

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国家以及人生发展的作用,明

确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懂得职业道德对职业发展

和人生成长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

成才观,强化无论从事什么劳动和职业,都要有干一行、爱一行、钻

一行的意识,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确立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

造性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信念;学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进

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处理人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养成良好职

业道德行为习惯,自觉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提

升职业道德境界。

3. 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应能够:了解与日常生活和职业

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解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

式,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形成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

认知和情感;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社会,养成依法行使权利、

履行法定义务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7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4. 具有健全人格素养的学生,应能够:具有自立自强、敬业乐群

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能够正确

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符合社会

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能够适

应环境、应对挫折、把握机遇、勇于创新,正确处理在生活、成长、

学习和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增强调控情绪、自主

自助和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5. 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应能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

履行公民义务,热心公益事业,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具有人民当家作

主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

督的实践,提高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遵守社会规则和公共道德,有序参与公共事务;乐于为人民服务,勇

于担当社会责任。

8

 

 

 

三、课程结构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

课程目标,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和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设计本课程

结构。

(一)课程模块

思想政治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

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部分内容。

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选修课程除

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外,还应根据国家形势发展、区域经济和

行业发展状况,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顶

岗实习,进行法律与职业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文明礼仪

教育,就业创业创新教育,廉洁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毒品预防

教育等。

9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二)学时安排

基础模块四部分内容按顺序依次开设,安排在一二年级的四个学

期,每个学期按照 18 周、36 学时进行教学安排,每周 2 学时,总学

时为 144 学时。

思想政治课程基础模块教学安排建议见下表:

年级

学期

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哲学与人生

学时

36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一年级

36

36

二年级

职业道德与法治

36

思想政治课程拓展模块,不少于 36 学时,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

开设。

10

 

 

四、课程内容

(一)基础模块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

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内容要求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6 学时)

1.1 了解党带领全 ◆ 以“为什么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

教学提示

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 然”为议题,领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

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 理。可组织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开展相关主题活

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 动,用史实反映近代中国推翻“三座大山”,建

11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度的历程,理解我国确立 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的革命历程;阐明社会主

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 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

然性。

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

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2 认识改革开放

◆ 以“中国为什么能”为议题,认识只有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可组织

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数字对比看变化”活动,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阐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 的主要数据变化情况,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义道路的伟大意义。

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

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

的巨大变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

的必由之路。

1.3 了解中国特色

◆ 以“新时代新在哪里”为议题,领悟中国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可通过座谈讨

大意义,懂得习近平新时 论、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实现的历史性变革,认

的核心要义和历史地位。 识我国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感受我

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8 学时)

2.1 了解公有制为

◆ 以“为什么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议题,探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 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可调

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研某项公共工程,印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重要性;可通过问卷调查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或访谈,了解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感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 重要作用;可通过查阅资料、座谈讨论,了解混

度的优越性,理解基本经 合所有制经济如何实现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

济制度适应我国社会主义 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认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

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 济的意义。

水平,是党和人民的伟大

创造。

以“为什么‘两只手’优于‘一只手’”为

议题,探讨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

12

 

 

  四、课程内容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道理。可调研市场上某商品

的生产和销售,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如何发挥

决定性作用,分析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就如何更

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提出合理建议。

2.2 懂得开放带来

◆ 以“为什么‘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

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道 会广泛认可”为议题,探讨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

理,了解推动形成全面开 重要性。可分小组搜集材料并汇报“一带一路”

放新格局的主要举措。

的基本内涵、建设举措、主要成就等方面内容,

评述“一带一路”倡议对深化改革开放的作用和

意义。

2.3 了解转变经济

◆ 以“什么样的发展才是高质量的发展”为

发展方式和深化供给侧结 议题,探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

构性改革的意义,理解 可组织搜集提高供给质量的具体事例,阐述深入

“创新、协调、绿色、开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可通过上网搜

放、共享”发展理念,明 集相关企业实现“三去一降一补”的举措,探讨

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

重要性。

革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8 学时)

3.1 了解中国共产

◆ 以“为什么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

党的性质、宗旨和新时代 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为议题,探讨中国共产党的

的历史使命,明白中国特 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可组织参观烈士陵

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园、革命遗址、革命历史展览馆等相关教育实践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基地,领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

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 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可阅

领导。

读相关资料、观看相关影视作品,了解中国共产

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

感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

核心。

13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3.2 了解我国根本

◆ 以“如何当好国家的主人翁”为议题,探

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讨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可访问本地人大代表

的内容、特点,理解我国 或政协委员,了解其履职经历,感受我国民主的

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真实性;可举行“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模拟活动,

针对校园或社会热点问题撰写议案,感受人大代

表的职责;可开展“有事好商量”主题活动,就

某一热点问题,模拟政协委员履行职责,体会协

商民主的特点和作用。

3.3 理解坚持党的

◆ 以“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 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为

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 议题,探讨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方法和意

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义。可搜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

懂得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 主监督事例,明确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方法,

团结的重要性,明确有序 探寻其意义;可结合某个公共事务管理实例,理

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和 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

方式。

统一。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 学时)

4.1 了解身边文化

◆ 以“文化的力量有多大”为议题,探讨发

现象,明确中华文化是各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可参观爱国主

民族文化的集大成,领悟 义教育基地,搜集革命英雄事迹,开展革命英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 事迹演讲活动,接受革命文化的熏陶,学习革命

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英雄的高尚品质;可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

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坚定 命文化作品,体会文化的影响力;可制作城市文

文化自信,理解坚持和完 化、企业优秀文化或家乡文化名片,宣传社会主

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成就。

文化制度的意义,巩固全

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

想基础。

4.2 正确看待传统

◆ 以“为什么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

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 去其糟粕’”为议题,探讨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

14

 

 

  四、课程内容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态度。可结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讨论如

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组织讨论家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乡文化特点活动,理解文化记忆对人的塑造作用;

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可搜集有关资料,讨论并寻找可以体现中华优秀

核心价值观。

4.3 感悟世界文化

传统文化精髓的标志。

◆ 以“文化创新为什么要‘立足本来、借

的多样性,明确文化交流 鉴外来、面向未来’”为议题,探讨文化创新的

互鉴的意义,理解文化创 动力和途径。可组织系列活动,比较、评议各种

新的动力和途径。

文化创新的表现;可通过事例解读,说明文化创

新和发展源于社会实践;可搜集材料,理解交流

互鉴、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

途径。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6 学时)

5.1 了解国家优先

◆ 以“为什么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为议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 题,探讨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 化强国的意义。可搜集本校或本地其他职业院校

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 发展资料,了解优秀毕业生的成就和事迹,理解

本要求,认识实施健康中 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或区域发展的重要贡献;可

国战略的意义。

走访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了解产业转型升级对人

才的新需求,理解通过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

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以“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从哪里来”为议

题,探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

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重

要性。可调研本地政府为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在

脱贫攻坚、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采取的主要举措,

感受党带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可

到敬老养老院、社会福利院、医院等场所参加社

会公益活动,感受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绩,

提出改进的合理建议,为民生建设建言献策。

15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5.2 理解打造共建

◆ 以“为什么‘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为

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议题,探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和基本要

和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重 求。可观看国家安全教育宣传片,查看《中华人

要意义和基本要求,明确 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讨论个人对维护国家安

有序参与社会治理、自觉 全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可进行安全教育知识竞赛,

维护国家安全的方法。

解析危害国家安全的典型事例,了解维护国家安

全的有效举措,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

家安全。

5.3 列举参与生态

◆ 以“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文明建设的方式,明确 为议题,探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可

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要 调研本地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在访问专家、查阅

求,理解建设生态文明是 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可结合文明校园建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 设进行调研,提出改进校园生态的具体建议;可

大计。

组织“美丽中国,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讨论

如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为建设美

丽中国做贡献。

6. 踏上新征程 共圆中国梦(2 学时)

6.1 了解新时代中

◆ 以“2035·2050:我和我的祖国共成长”

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 为议题,探讨中职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

略安排,领会新时代给个 程中应有的责任担当。可搜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人成才提供的广阔舞台和 现代化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标要求,

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描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可通过写、

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 说、演等多种方式,畅想 2035 年和 2050 年自己

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 的社会角色,展现自己的人生愿景,努力将个人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 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目标之中。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奋斗之中,做有理想、

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

新人。

16

 

 

  四、课程内容 

【学业要求】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

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的显著优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清自己在实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目标中的历史机遇与使命担当,以热爱祖国为立

身之本、成才之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康成长、成才报国。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

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

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

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

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

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

涯发展奠定基础。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1. 时代导航 生涯筑梦(4 学时)

1.1 理解社会发展

◆ 以“‘中国制造 2025’为我们的职业发

是实现人生梦想的客观环 展提供了怎样的舞台”为议题,探讨个人职业梦

境,领会新时代为个人发 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可采用人物访谈、角色扮

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对个 演、活动体验、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个人价值

人素养提出了新要求,确 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环境,领悟实现“两

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 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迫切需要知识型、技能型、

理想。

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可采用搜集资料、在线访谈、

观看“大国工匠”专题片或与优秀模范人物对

17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话等方式,领悟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引导作

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成才观,坚定专业学习

的信心,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1.2 理解职业生涯

◆ 以“为什么‘新生活从确定目标开始’”

规划的重要性,懂得职业 为议题,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可采用资料

生涯规划的过程也是促进 搜集、人物访谈、数字故事、小组讨论、事例解

个人成长的过程。

读等方式,明确有梦想才能积极向上,有目标才

能勇往直前;可举行“祖国与我的未来”主题

班会,讨论国家发展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

关系。

2. 认识自我 健康成长(8 学时)

2.1 学会从自我评

◆ 以“为什么说人人都可成为社会有用人

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 才”为议题,探讨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可采

客观地认识自我,明确正 用自画像、心理情景剧等方式,互相交流对自

确认识自我对于专业学习 己和他人的认识,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

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点,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掌握自我认知的正

确方法,学会立足社会发展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

规划。

2.2 正确认识职业

◆ 以“为什么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直面 为议题,探讨挫折教育的意义,增强抗挫折能

困难和挫折,掌握抗挫折 力。可采访模范人物、大国工匠,了解他们的受

方法,珍惜生命,热爱生 挫折经历及应对方式;可通过座谈、讨论等方式,

活,提高耐挫力。

2.3 了解尊重个体

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交流抗挫折的方法。

◆ 以“你有哪些青春期成长的烦恼”为议

生理及心理特点差异的重 题,探讨青春期的心理特征与性心理特点。可组

要性,掌握青春期的性心 织观看青春期性教育科普影视作品,了解个体生

理知识,养成健康向上的 理及心理特点的差异,以及青春期性心理的特点

生活方式。

和规律;可通过阅读和讨论等方式,了解不健康

的性心理和行为习惯对成长的危害。

18

 

 

  四、课程内容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2.4 辨析情绪的基

◆ 以“如何做情绪的主人”为议题,探讨

本特征和成因,掌握合理 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与管理策略。可采用案例讨

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 论、情绪表演、情绪调节小实验等方式,了解因

绪管理能力,做理性平 情绪问题产生的困扰,理解调节情绪、管理情绪

和、自信乐观的人。

与健康成长的关系,掌握合理的情绪表达与管理

方法。

3. 立足专业 谋划发展(4 学时)

3.1 了解所学专业

◆ 以“我的专业对社会有什么作用”为议

对应的职业群及演变趋 题,在探讨本专业对应职业群、岗位要求及职业

势,明确职业岗位对从业 素养的基础上,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可开

者心理素质和知识技能的 展小组合作交流,了解所学专业现状、发展趋势;

要求,理解提升职业素养 可采用人物访谈、角色扮演等方式,了解科技发

的重要性,根据主客观条 展和产业升级对从业者素养提出的更高要求,为

件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

3.2 树立正确的劳

◆ 以“大国工匠是如何炼成的”为议题,探

动观,培育精益求精的工 讨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培育方法。可观看

匠精神,掌握提升职业素 “大国工匠”专题片,了解大国工匠的感人事迹,

养的方法,奠定职业生涯 感悟高技能人才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质;可结合

发展基础。

“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理解践行工匠精神必

须从日常生活做起,培养专注认真、精益求精的

品质,自觉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4. 和谐交往 快乐生活(8 学时)

4.1 理解父母、尊

◆ 以“如何对待长辈的唠叨”为议题,探讨

重长辈,感悟亲情对自我 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可采用角色扮演、故

健康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 事分享、参与家务劳动等方式,感受父母和其他

的重要作用,珍惜亲情, 长辈的辛苦和殷切期望,正确理解和看待亲子冲

学会感恩。

突,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以实际行动感恩

父母和长辈。

19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4.2 理解良好师生、

◆ 以“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师徒关系”为

师徒关系对个人学习、健 议题,探讨建立良好师生、师徒关系之道。可

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了解 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方式,体验师

师生、师徒关系中存在的 生、师徒交往中出现的冲突情境与和谐情境,

主要冲突及其表现,学 探讨增进双方相互理解的方法;可采用自我反

会正确处理师生、师徒 思、小组座谈讨论,开展尊师爱生活动等方式,

关系。

探寻化解师生、师徒矛盾冲突,增进相互理解

的策略。

4.3 掌握同学、同

◆ 以“如何让友情地久天长”为议题,探讨

伴交往的正确方式,理解 如何建立良好的同学、同伴交往关系。可采用主

和谐相处和团队合作对于 题活动、角色扮演、情景剧等方式,了解产生同

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的 学、同伴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掌握同学、同伴

重要性,增强集体意识和 友好相处之道。

团队意识。

4.4 了解抵制校园

◆ 以“如何筑起心灵的防火墙”为议题,探

欺凌、暴力和各种不良诱 讨各种人际冲突的特点、成因和应对策略。可采

惑的重要性,掌握应对校 用动画或影片展示、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方

园暴力、预防艾滋病、拒 式,了解校园暴力和不良诱惑等的表现形式及危

绝毒品等相关知识、方法 害,了解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养成健康的生活

和策略。

方式与行为方式。

5. 学会学习 终身受益(6 学时)

5.1 端正学习态度,

◆ 以“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议题,探讨如

学会时间管理,善于利 何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可结

用闲暇时间,培养多种 合日常学习情境,分析厌学、学习效率低的内在

兴趣。

5.2 理解学习方法

原因,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

◆ 以“我们如何学习”为议题,探讨提高

对提高学习效率和技术技 学习效率的方法。可采用主题活动、经验交流等

能的重要意义,掌握高效 方式,开展学习能力训练,体验学习能力的可塑

的学习方法。

性,探寻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式,掌握科学的

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0

 

 

  四、课程内容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 以“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为议

5.3 了解社会发展

对学习提出的新要求,提 题,探讨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方法。可采用社会

高数字化学习能力,提升 调查、案例分析、同伴互助等方式,探寻信息化

信息素养,树立终身学习 条件下所需要的学习能力,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

意识。

坚实基础。

6. 规划生涯 放飞理想(6 学时)

6.1 了解中职学生

◆ 以“‘水滴石穿’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为议

的就业优势,掌握应对职 题,探讨职业生涯规划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

业发展中心理冲突的方 在坚持。可开展角色扮演、社会调查、人物访谈

法,增强职业适应性,提 等活动,有针对性地调整准入职心理状态和职业

高职业生涯规划执行力。 期待;可聘请优秀中职毕业生进行专题讲座,谈

谈如何应对职场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主动

适应职业岗位需要,发挥才能,做出贡献;可开展

小组讨论活动,交流与分享各自的职业生涯规划。

6.2 了解职业生涯

◆ 以“怎样通过评价促进职业生涯发展”为

发展评价要素,明确职业 议题,探讨科学评价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明

生涯规划评价标准,学会 确国家需要和奉献社会是评价职业生涯规划的最

评价职业生涯规划。

高标准。可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进课堂,了解职

业生涯规划评价的途径和形式,学会科学评价自

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可选取典型案例,分析职校

优秀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感受职业生涯规划

评价对自身成长的促进作用。

6.3 了解调整职业

◆ 以“为什么职业生涯规划要‘与时俱进’”

生涯规划的必要性,把 为议题,探讨把握机遇、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策

握职业生涯规划调整的 略。可采用“头脑风暴”等方法,列举职业生涯发

时机,持续完善职业生 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和应对措施,及时调

涯规划,放飞理想,人人 整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实现预期目标;可通过选

出彩。

取典型案例、邀请劳动模范进校园等活动,学习

先进人物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兢兢业业、恪尽

职守的精神,增强实现梦想、人生出彩的信心。

21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学业要求】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

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

适方法,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寻符合自身

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

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

应社会的能力,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

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  哲学与人生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

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引导学生弘扬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长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基础。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1. 立足客观实际,树立人生理想(8 学时)

1.1 了解马克思主

◆ 以“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的看

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上的 家本领”为议题,探讨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革命性变革,阐明马克思 的意义。可搜集相关资料,分享生活中的哲理故

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事,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讨论“学习哲

和方法论,认识马克思主 学,终身受用”的道理。

义哲学对人生发展的指导

意义。

1.2 理解世界统一

◆ 以“选择职业为什么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

于物质的原理,懂得客观 追求远大理想”为议题,探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

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 关系。可通过阅读讨论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青

22

 

 

  四、课程内容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证关系,坚持无神论,反 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分享学习体会,根据

对封建迷信,做到一切从 社会需要与个人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奋

发图强,开拓进取。

以“想问题办事情为什么既要量力而行又

要尽力而为”为议题,探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

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可通过寻找先进榜样示

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演讲比赛等活动,积

极发掘自我潜力,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以“为什么坚持无神论”为议题,探讨如何

加强科学世界观包括无神论的教育,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信科学、

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注意抵制宗教观念以及各

种有神论的影响。

2. 辩证看问题,走好人生路(10 学时)

2.1 了解唯物辩证 ◆ 以“为什么不能回避矛盾”为议题,探讨

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领会矛盾分析法的意

立,积极面对人生遇到的 义。可采用搜集材料、主题班会、社会调查等形

矛盾,在解决矛盾过程中 式,结合现实生活,说明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

不断成长。

的变化及其意义;可通过分享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解决社会及生活问题的

重要性。

2.2 懂得世界是普

◆ 以“为什么个人不能孤立地生存和发展”

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 为议题,探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可创设辨析

会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 性情境,剖析孤立地看问题的错误;可采用案例分

识和处理人生道路中的各 析、讨论等方法,理解人生发展与自然、社会和

种问题,坚定信心,脚踏 他人息息相关,学会在和谐共处中实现人生发展。

实地走好人生路。

以“为什么说人生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为议题,探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可通过案例分析、主题班会等形式,正确认识人

生道路上的顺境和逆境,在生活实践中磨炼意

志,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3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3. 实践出真知,创新增才干(8 学时)

3.1 理解认识与实

◆ 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为议

践的辩证关系,坚持实践 题,探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结合专业实

第一的观点,倡导理论联 践学习,讨论职业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的;

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 可搜集某种思想或理论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阻碍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水 作用的案例,说明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平、增长才干。

3.2 领悟透过现象

◆ 以“为什么眼见不一定为实”为议题,探

看本质的重要性,学会识 讨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可采取班级讨论会等

别假象,明辨是非,在揭 形式,就现象与本质不符合的典型事例进行分

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 析,不为假象所迷惑,学会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提高辨识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

4. 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10 学时)

4.1 认识社会存在

◆ 以“如果停止了物质生产,人类社会将

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会怎样”为议题,探讨生产劳动对于社会的重要

理解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 意义。可组织主题班会,讨论“假设自己所学专

中的地位,领会坚持以人 业对应的行业领域停止工作一周,对日常生活会

民为中心的重要性,树立 产生什么影响”,感受所学专业对社会生活的重

正确的劳动观和为人民服 要性。

务的意识。

以“为什么说‘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为议

题,探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可搜集材料,

或观看影视作品,了解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

和改革中发挥的历史作用,感悟只有坚持人民立

场,才能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

4.2 了解价值观对

◆ 以“怎样才能不负青春”为议题,探讨在

人们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可

理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寻找身边的榜样,学习劳动模范事迹,思考如何

的关系,培育和践行社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搜集本专业

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奉献 先进人物的事迹,分析其成功原因,认识人生的

社会中书写人生华章。

真正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24

 

 

  四、课程内容 

【学业要求】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

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

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

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

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学生进行

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

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爱岗

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1. 感悟道德力量(6 学时)

◆ 以“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为议题,探

1.1 了解道德与法

律的关系,理解我国坚 讨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

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性。可列举事例、观看视频,理解道德和法律都

相结合的意义,领悟提 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

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 德协同发力;可结合具体事例说明新时代提高个

素养对成长成才的意义。 人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了解道德特点

◆ 以“为什么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

和作用,体认中华民族优 立’”为议题,探讨道德对国家治理和人生发展

良道德传统,理解坚持马 的重要作用。可搜集、诵读道德格言,了解道德

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 的内涵和特点,认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

义道德观,倡导共产主义 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理解社会主义道德深深

道德,以及新时代加强思 植根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之中;可列举现实

25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生活中事例,理解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

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

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始终保持公民道德

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可通过“寻找身边感动人

物”“为他们写颁奖词”等活动,感悟新时代对

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

1.3 了解社会公德、

◆ 以“如何让美德照亮人生”为议题,探讨

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主 道德建设与美好生活的关系。可通过读经典、唱

要内容,努力在社会上做 歌曲、讲故事、谈感悟等方式,理解公民基本道

一个好公民,在家庭里做 德规范的内容及作用;可通过参与或举办“道德

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 讲堂”活动,感悟幸福与道德的关系,认识生活

中养成好品行。

因道德而美好的道理;可通过起草加强道德建设

的倡议书或公民道德公约,增强遵守社会公德的

自觉性,抵制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可通过“传

承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征文比赛或诵读家庭

道德古语古训等活动,认识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

权利和义务,自觉为构建幸福和睦家庭尽一份

责任。

2. 践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8 学时)

2.1 了解职业道德

◆ 以“为什么说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

的内涵、特点及时代变 保证”为议题,探讨职业道德对社会发展和个人

迁,理解职业道德对促进 岗位成才的作用。可搜集企业资料,了解本校优

社会发展和个人岗位成才 秀毕业生成才历程,讨论职业道德在促进社会发

的必要性,阐释新时代对 展和个人岗位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可搜集国家加

高素质劳动者职业道德素 快建设制造强国政策,结合所学专业的职业道德

质的要求。

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理解我国加快建

设制造强国与高素质劳动者的关系,感悟职业道

德对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

风气的重要作用。

26

 

 

  四、课程内容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2.2 理解职业道德

◆ 以“如何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

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增强 行’”为议题,探讨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职业道德意识,努力在工 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的

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重要作用。可通过观看视频、事例分析、角色扮

演、分组讨论等方式,理解爱岗敬业的意义,懂

得乐业、勤业、精业的具体要求;可组织“诚信

是否吃亏”讨论与演讲活动,阐释诚信对个人、

企业和社会的价值;可评析身边事例,理解办事

公道的意义;可参加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理解热

情服务、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领悟为人民服务

的时代价值。

2.3 了解劳动精神、

◆ 以“怎样才能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

劳模精神的内涵,理解新 绩”为议题,探讨践行劳模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劳模 可采用主题演讲、角色扮演等方式,感受劳动模

精神的意义,充分认识劳 范从日常点滴做起,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

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 性劳动的精神,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可结合

何职业都很光荣的道理, 实习实训,弘扬和践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

体会以先进模范引领道德 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

风尚的作用。

精神。

3.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4 学时)

3.1 了解职业礼仪

◆ 以“为什么说‘人无礼,无以立’”为议

与职业道德的关系,理解 题,探讨遵守职业礼仪的重要意义。可结合职业

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 礼仪训练,了解所学专业的职业礼仪要求,理解

义,认识职业礼仪对职业 遵守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可采

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

用角色模拟、体会分享等方式,认识职业礼仪蕴

含的道德意义,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增强遵守

职业礼仪规范的自觉性。

27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3.2 掌握加强职业

◆ 以“如何向道德楷模看齐”为议题,探讨

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理 个人提升职业道德境界的途径和方法。可通过分

解内省、慎独等修养方法 享职业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或搜集职业道德名言警

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重 句,感悟内省、慎独等对职业道德养成的作用;

要意义,提升职业道德 可通过搜集整理职业道德榜样事迹、邀请优秀毕

境界。

业生回校做报告等方式,学习职业道德榜样并自

觉落实到行动中,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涵

养职业道德,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习惯。

4.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4 学时)

4.1 懂得法治的科

◆ 以“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为议题,探

学内涵,简述我国法治建 讨法治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

设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 意义。可搜集素材并讨论法治在维护社会秩序、

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 营造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可搜集

成,知道建设中国特色社 反映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及成就的资料,通

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 过开展手抄报或文章推送等活动,了解法治作为

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 国家治理方式的演进过程,明确法治中国战略目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标的历史意义。

内在要求。

4.2 理解科学立法、

◆ 以“公民参与立法有哪些途径”为议题,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 探讨科学立法的基本要求。可通过开展制定班规

民守法的基本要求,描绘 等活动,体验有序参与规则制定的方式和途径;

法治国家的愿景。

可通过观看人大会议的录像,或参与法律法规草

案的征求意见活动,或模拟立法听证会,了解一

部法的诞生过程,体会集思广益、民主参与、科

学立法的意义。

以“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为议题,探讨严

格执法、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可参观法院、检

察院、行政机关等司法、执法机关,模拟公安、

城管等执法活动,感受严格执法和公平正义;可

28

 

 

  四、课程内容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结合社会热点案件,对执法和司法中情、理、法

的关系进行讨论,理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执法对维护法律权威的价值。

以“为什么说全民守法是法治的基础”为议

题,探讨全民守法的重要性。列举公共场所吸

烟、闯红灯、翻越道路护栏等违法现象并进行分

析,理解全民守法的重要性和要求。

5. 维护宪法尊严(4 学时)

5.1 理解我国宪法

◆ 以“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宪法日”为议题,

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原 探讨宪法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原则。可绘制或以

则;分析公民基本权利与 贴图形式完成我国法律体系图,解释宪法的地位

基本义务的关系,树立正 及其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可搜集我国有关改善民

确的权利与义务观。

生的举措,分析宪法对促进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

社会事业发展的作用;可以组织“宪法与我们的

生活有什么关系”的讨论会,领会宪法与生活的

关系,学会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5.2 懂得宪法实施

◆ 以“如何维护宪法尊严”为议题,探讨宪

的意义,理解我国宪法监 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可

督制度,增强维护宪法 通过手抄报、微视频、漫画或海报制作等形式,

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 开展宪法宣传活动,明确宪法至上,任何组织或

意识。

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可观看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举行宪法宣誓活动的视频,

感悟宪法尊严和权威;可搜集不尊重宪法或违反

宪法的典型案例并开展小组讨论,增强自觉维护

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意识。

6. 遵循法律规范(10 学时)

6.1 阐释法律的特

◆ 以“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为议题,

征和作用,分析法律与纪 探讨违纪行为和违法行为的界线,增强遵纪守法

律的关系,了解违法行为 意识。可结合校规校纪、企业行业规范,讨论遵

29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的分类,增强遵纪守法 纪守法的意义;可搜集、分析相关案例,制作宣

意识。

传海报,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探讨如何自觉抵

制不良诱惑;可观看专题教育片,了解违法行为

及其法律责任,预防青少年违法。

6.2 理解我国民法

◆ 以“为什么说民法保护着我们的一生”

的基本原则,了解民事法 为议题,探讨民法的基本原则和民事法律行为的

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分析 有效条件。可搜集体现平等、自愿、公平、诚实

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增 信用、守法和遵守公序良俗等原则的案例,领悟

强依法处理民事关系的 民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开展民法总则知

意识。

识竞赛,制作普法展板,增强依法处理民事关系

的意识。

以“如何维护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为议题,

探讨自然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的保护途径。可结

合生活或职场的实例开展情景剧表演,体验在工

作和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

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懂得关爱他人;可以尝试

草拟借条、买卖合同等,理解合同的订立程序和

履行原则;可搜集诚信履约的经典案例并开展交

流,懂得践行诚信与依法办事的重要性。

◆ 以“如何自觉预防犯罪”为议题,探讨犯

6.3 简述我国刑法

的基本原则,解释犯罪的 罪的特征和构成要件。可结合贴近学生生活与职

特征和构成要件,了解犯 业的案例开展“以案说法”活动,简要分析刑法

罪种类和刑罚的目的,自 的基本原则;可搜集典型案例开展小组讨论,解

觉预防犯罪。

释犯罪的特征和构成要件,认识犯罪行为的后果;

可观看专题片,探讨自觉预防犯罪、善于与违法

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法,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

犯罪。

6.4 了解民事诉讼

◆ 以“如何依法维权”为议题,探讨纠纷解

和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 决的法律途径,学会选择依法维权的方式。可组

懂得纠纷解决的诉讼及 织“我是法官”模拟法庭活动或观看庭审实录,

30

 

 

  四、课程内容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非诉讼方式,学会依法维 了解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体会程序

权,做守法好公民。

正义对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可结合生活或职场

的案例,尝试撰写民事诉状,了解民事诉讼的有

关规定;可搜集和分析职场中常见的劳动纠纷

等案件,学会求助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或专业机

构,了解依法维权的各种方式。

【学业要求】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

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

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

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

法用法的好公民。

(二)拓展模块

拓展模块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各地可开设“法律与职业”

“国家安全教育”等选修内容。下面列出的是“法律与职业”和“国

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1.  法律与职业

基于中职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主要介绍劳动法、就业促

进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网络安全法、环境保护

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民事诉讼法、劳动争议调解仲

31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裁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职业道

德与法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职业生涯中常用的法律知识,正

确认识有关的法律关系,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法解决纠

纷,维护合法权益,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用尊法学法守

法用法的实际行动,助力职业理想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职业生涯中常用的法律知

识;理解劳动法、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基本原则;明确劳动

就业、合同履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竞争、民事诉讼、调解

仲裁等活动中的法律关系;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法解决

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增强法治意识,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展现

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的风采。

2.  国家安全教育

落实宪法和国家安全法的精神,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坚持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阐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

识,做到居安思危。帮助学生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和基本常识,牢

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强化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土安全、社会安

全、生态安全、网络安全、科技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接受相关学习训

练,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能力,依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职

责和义务。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和基本

常识,理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重要意

义及基本要求,懂得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能够认清国家安全形势,

树立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增强危机忧患意识,强化爱国主义

情感;能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规定,学会正确应对

32

 

 

 

  四、课程内容 

日常生活中突发安全事件的方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不做有

损国家安全的事,敢于同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为维护国家安

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33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

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

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描述。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

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

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

(二)学业质量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学业质量的 2 个水平描述如下:

水平

质量描述

1-1-1 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结合

事例感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据马克思

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

现象。

1

1-1-2 知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

34

 

 

  五、学业质量 

续表

水平

质量描述

矛盾的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了解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

想;举例说明实现人生价值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感受新时代青年

人肩负的历史使命。

1-1-3 知道并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

史使命。

1-1-4 初步理解宪法对我国根本制度的规定,了解社会主

义制度的特征,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

意义;在日常生活中能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

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5 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懂得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是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准;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对人生发展的意义。

1

1-2-1 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特点和发展现状,初步确立符合

个人实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发展目标。

1-2-2 了解、关注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懂得制订职业生

涯规划应立足社会发展和本人实际的道理;初步了解职业生涯发

展需要的环境和条件,认同“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初步认

识和发现专业兴趣,及时修改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1-2-3 知道职业道德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影响,了解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及其作用;知道职业道德模范人物的引领作用,

懂得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了解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具有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的态度。

1-2-4 了解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与职业素养提升之间的内

在联系,知道职业行为养成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举例说明职业岗

位对从业者的素养要求,懂得践行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必须从日

35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水平

质量描述

常生活中做起的道理;理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高创新创造能力;

初步认识职业发展环境的复杂性,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顺境和

逆境,了解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方法,知道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对

职业发展的意义。

1-3-1 知道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了解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能举例说明法治使生活更美好。

1-3-2 知道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懂

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具有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的法治意识。

1-3-3 能够区分违纪、违法和犯罪的界限,能够以法治思

维认识和理解社会,知道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解决纠纷的

途径和方法。

1

1-4-1 能够讲述心理和谐助力职业成才的典型事例,理解

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

上的心态对健康成长的意义。

1-4-2 能够接纳自我,知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

系,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理解积极向

上的目标对自身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1-4-3 懂得调控情绪、适应环境、应对挫折、把握机遇的

重要性,正确认识生活、成长、学习和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

理和行为问题。

1-5-1 知道人民的主体地位,懂得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

和公共精神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5-2 知道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和方式,具有依法有

序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

2-1-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体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人生成长的指导意义;能

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经济、政治、

2

36

 

 

  五、学业质量 

续表

水平

质量描述

文化、社会、生态等现象,在生活中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

行为选择。

2-1-2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丰富内涵、重

大意义,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及实践要求;能够运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现实问题;领会新时

代给个人成才提供的广阔舞台和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2-1-3 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懂得

坚持党领导一切的意义,领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

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解新时代中国

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2-1-4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特点

和优势;运用唯物史观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

任何情况下都能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2-1-5 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

值追求,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指导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2-1 掌握所学专业实际、发展趋势及对人才的要求,能

够将个人专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目标相融合;能自觉根据社会发展

需求设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发展目标。

2-2-2 能够从实际出发,全面分析社会和个人主客观条件,

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清晰认识并分析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各种要

素,坚信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能够不断培养

专业兴趣,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科学管理与适时调整。

2-2-3 理解职业道德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影响,能够

按照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能够以职业道德

模范人物作为引领,自觉践行职业道德;掌握并运用职业道德修

养的基本方法,形成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的行为习惯。

37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水平

质量描述

2-2-4 认识提升职业素养对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和个人成

才的重要性,理解职业行为养成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以劳动模范

和大国工匠为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劳模精神和工匠精

神;崇尚科学精神,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理解社会

发展对职业素养提出的要求,能正确处理人生发展中理想和现实

的矛盾,立志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3-1 能够结合古今中外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阐明全面

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式,懂得“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的道理,

阐述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3-2 理解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对国家

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具有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自觉维护宪法

和法律尊严,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

捍卫者。

2-3-3 认清违纪、违法和犯罪行为的危害,具有依法办事、

依法维权、依法解决纠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2

2-4-1 通过心理和谐助力职业成才的典型事例,能够分析

说明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

极意义,在实际行动中展现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和自

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2-4-2 能够悦纳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

的关系,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选择正

确的人生发展道路,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实

施方案。

2-4-3 能够调控情绪、适应环境、应对挫折、把握机遇,正

确处理生活、成长、学习和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2-5-1 具有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乐于为人民服务,

具备关心集体、热心公益事业的公共精神。

2-5-2 具有积极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和能力,勇于承

担社会责任,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38

 

 

  五、学业质量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水平 1 是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是毕业

合格性考试的命题依据;水平 2 是参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学生应该

达到的要求,是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命题依据。

39

 

 

六、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中,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关键作用。教师要做

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坚持政治性

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

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积极推

动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

和亲和力、针对性。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

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要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  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强化价值引领

教学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要求,结合中职学生知识

水平、年龄特征、所学专业特点及相关行业和产业发展情况,强化社

40

 

 

 

  六、课程实施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引领,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

在情境体验、问题辨析、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学会理性面对不同观点

并做出正确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

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  准确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教师在制定教学

目标时,要准确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表现,理解五个核心素养

要素之间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要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特定教学任务,思考相应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

的孕育点、生长点;要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在教学中的落实,研究

其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具体方式及载体。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

可行的教学目标,使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有效达成

学业要求。

3.  围绕议题设计活动,注重探讨式和体验性学习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围绕议题设计活动进行教学,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创设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问题

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引导

其在活动体验、合作探讨中学习。议题的确定应既包含学科课程具

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既要

了解学生对议题相关问题的认识状况及原有经验,又要了解议题的

实践价值,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职场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提高

教学的针对性。议题活动设计应有明确目标和清晰思路,统筹议题

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给学生自主探讨、感悟内化、实践体

验的机会。宗教工作任务重的地区,学校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41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方式和教学方法,强化无神论教育,增强实效性。

4.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打造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社会大课堂

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思想政治课程培育学

科核心素养的显著特点。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

题访谈、参观访问、实习实训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开展社会实践活

动,要从学生的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通过乡土资源、校

企合作企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亲历某

种情境或事件,获得直接的认知和情感经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

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社会、职业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精神。

5.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实效。利用信息

技术,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有效投入学习活动;借

助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促

进学生在更广阔的环境中主动学习;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利用

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引导学生体验开放式学习,促进教与

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探索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移动学

习等信息化教学形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业水平评价

1.  学业评价

(1)评价原则

导向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引导学生确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2

 

 

 

  六、课程实施 

整体性原则。对学生学习的各方面、各环节做出多角度、全方位

的评价,全面准确地判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发展性原则。立足学生成长和进步,动态地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

和成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评价方式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坚持以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评价标

准。应依托具体的情境,通过学生运用相关学科内容完成特定任务过

程中的行为表现,推断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依据学业

要求,准确把握学科核心素养与任务、情境、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

其中,执行任务是将内在的学科核心素养外显为可观测行为表现的媒

介,情境是运用学科内容、执行任务、展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

平台,学科内容是印证与考查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依托。

倡导多元主体评价。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要发挥学生、教师、

学校、家长、企业、社会等不同主体的作用,从不同视角进行评价。

教师要创新评价学生学习的方式;要确立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发展

学生自我矫正、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能力;倡导同伴评价,通过组

内评价、组间评价、个体对个体的评价、个体对群体的评价、群体对

群体的评价等,让学生相互提醒、彼此激励、经验互补,发挥学习共

同体的作用;要吸引家长、社区、专家、企业相关人员参与到评价过

程中,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多元评价主体的

积极性,形成育人合力。

注重多样化评价。应将课堂学习评价和实践活动评价、过程性

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有机结合,及时准确地反馈

评价结果。评价方法除纸笔测试外,应探索档案袋评价法,搜集学生

在课程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材料,如调查论文、访谈记录、演讲稿、量

表测量、问卷测试结果、体验性活动作业、个人反思小结等,建立学

生的学习档案,全面记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轨迹。有条件的地

43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方,可采用表现性评价,形成多样化的学生成长记录,全面科学地衡

量学生的发展。

(3)评价结果运用

思想政治课程的评价,主要衡量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要

求的程度,是评定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是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和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重要参照,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2.  考试命题建议

(1)把握学业考试的目标和要求

学业考试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主要内容,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内容,参与社会实际生活,在相关专业学

习和职场的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确定学科任务导向型的命题框架

思想政治学业评价把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行为表现、学科任务、

问题情境、学科内容等确定为学科测试框架的关键维度。通过建构评

价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关键行为表现指标体系,界定学科任务的

类别及影响任务难度的因素,确定不同复杂程度的情境,明确要考查

的学科内容及其结构等方法,研制指向核心素养及其关键行为表现,

实现学科任务、问题情境和学科内容有机融合的试题,有效测试思想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实发展水平。

(3)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测试的命题要求

要根据学科核心素养表现水平,恰当设置学生需要完成的具体任

务,任务的内容指向应明确,不能存在歧义。要创设基于真实生活的

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提炼关键信息和特征,创设信息支持充

分的评价情境。要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公平性,把握适当的难度与合

理的区分度。

44

 

 

 

  六、课程实施 

(4)制定基于学科任务完成质量的试题评分标准

考试题型既要有答案唯一的试题,又要有答案开放的试题。制定

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要兼顾共同性与差异性。共同性体现为有共

同的基本立场和价值观,有共同的评价尺度。在共同评价尺度的框架

中体现差异性,表现为不同视角,运用不同素材,采取不同思路,表

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解决方案等。通过这种有差异的解题过程与思

维过程,划分评价等级,判断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学科任务完成的不同

质量,推断其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三)教材编写要求

1.  依据课程标准,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教材编写要立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

内容和要求,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进行严格、规范、准确的

教材编写,阐明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同时,通过活动、

情境、议题和栏目的设置,避免说教式、成人化倾向,深入浅出地阐

述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内容,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2.  立足中职学生实际,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教材编写要着眼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

特点,通过设置开放的教学情境栏目,采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通

俗易懂的叙述和呈现方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与实践的鲜活案例,倡

导知行合一、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式,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信息化

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5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3.  按照政治性与科学性统一要求,优化教材编写队伍

要遴选政治立场坚定和德才兼备的编写者,广泛吸纳学科专家、

教育教学专家、具有丰富中职教学经验的教师、教研员以及行业企业

相关人员参与,组成结构合理的教材编写队伍,以保证教材编写的科

学性与适用性。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及课程实施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应以

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开发配套的课程资源。

1.  课程资源开发原则

导向性。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利于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科学性。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准确、规范,不能违背科学常识,要

体现科技发展历史,符合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要求。

时效性。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反映新时代新要求,符合当前中职学

生的接受习惯,将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与教学深度融合,帮助教师更

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2.  课程资源内容和呈现形式

课程资源内容与形式应多样,既要开发适合中职学校教学需求

的学习指导、教师参考书等纸质资源,又要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

段,有针对性地开发配套的图片、音频、视频、课件等教学素材,以

及微课、专题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在线开放课程等集成的数字

化课程资源。既要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条件,广泛开

发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等校内资源,又要根据学校所属地域、专业、

46

 

 

 

  六、课程实施 

行业等特色,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社区

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资源。

3.  课程资源开发主体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教研机构、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是课程资

源的开发主体,应根据教学需要,广泛吸引和推动教材研发基地、行

业企业、出版社建设课程资源。可组织学科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

组成课程资源开发团队,开发优质配套的课程资源,为思想政治课程

教学提供示范和引领。有条件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可以

组织相关力量建设课程网站、平台,共建共享课程资源,为教师利用

课程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必要的政策和条件支持。

4.  课程资源利用方式

要正确处理教材与课程资源、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

的关系,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方式,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

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

实效。

(五)对地方与学校实施本课程的要求

1.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课程实施的管理和督查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督导与评估、学习评价与考核的基本

依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施的统筹规划与管理督查,要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保证课程

开齐开足,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程质量的管理,并实行质量监控。宗教

工作任务重的地区,可适当加强这方面的师资,增加课时。要根据行

业、地方和学校的特点与需求,加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队

47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伍建设。

2.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要加强课程实施的培训和指导

在国家支持和指导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要围绕思想

政治课程标准的实施,加强研究、指导与服务,切实做好教师培训,

促进教师更新课程理念和知识结构,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

3.  中等职业学校要为高质量实施课程创造必要条件

学校要为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创造必要条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

课程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要按照国家要求,根据课程方

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必修课程,不得随意减少课时,同时要开好选

修课程。要鼓励和支持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社会实

践活动,开发当地思想政治课程资源。要通过制度与机制建设,为思

想政治课程的顺利实施创设良好的环境。

48

 

 

 

郑重声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出版权。任何未经许可的复

制、销售行为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其行为人将承担相

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

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读者的合法权益,避免读者误用盗版书造成不

良后果,我社将配合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对违法犯罪的单位和个

人进行严厉打击。社会各界人士如发现上述侵权行为,希望及时举报,

本社将奖励举报有功人员。

反盗版举报电话 (010)58581999 58582371 58582488

反盗版举报传真 (010)82086060

反盗版举报邮箱 dd@hep.com.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 4 号 

     高等教育出版社法律事务与版权管理部

邮政编码 100120

  

 

中等职业学校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ZHONGDENG ZHIYE XUEXIAO SIXIANG ZHENGZHI KECHENG BIAOZHUN

(2020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 I P)数据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 2020年版/ 中华

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2

ISBN 978-7-04-052606-6

Ⅰ. ①中… Ⅱ. ①中… Ⅲ. ①政治课-课程标准-中

等专业学校-教学参考资料 Ⅳ. ①G633.203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88004号

责任编辑 杨  鸣 

责任校对  张  薇 

封面设计 张  楠 

责任印制 

版式设计 张  杰

出版发行  高等教育出版社

网 

址  http://www.hep.edu.cn

社 

址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4号

http://www.hep.com.cn

邮政编码  100120

网上订购  http://www.hepmall.com.cn 

印 

开 

印 

字 

刷 

http://www.hepmall.com

http://www.hepmall.cn

本  787mm×1092mm 1/16

张  3.75

数  45 千字

版 

印 

定 

次 

次 

月第

购书热线  010-58581118 

咨询电话  400-810-0598

月第 次印刷

价  15.00 元

本书如有缺页、倒页、脱页等质量问题,请到所购图书销售部门联系调换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物  料  号  52606-00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

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

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

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

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中

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2008 年、2009 年,教育部先后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语文

课程教学大纲,指导了十多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语文课程改革的

实践,规范了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加强了文化基础教育,促进了学

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起到了

重要作用。

当前职业教育已进入转型发展期,要实现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

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

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

教育转变。

I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面对新时代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新要求,适应新时期培养大批

德才兼备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现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语文课程

教学大纲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如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

精神新要求有待充实体现,反映中等职业教育育人要求的课程目标有

待具体化、细化,意识形态属性较强课程的设置有待完善,传统教学

大纲的体例结构和内容要求也不能满足新时代教学改革的需要等,必

须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以下简称中职三

科)课程建设。

2014 年 7 月,教育部启动了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工作。本次

研制工作深入总结了十多年来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宝贵经

验,充分借鉴了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努力使中职三科课

程标准成为既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实际,又对标普通高中和衔接义务

教育的指导性教学文件,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

坚实基础。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

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

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和指导

性,建立对接紧密、动态调整、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推动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

(二)基本思路

1. 价值观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中职三科意识形态属性

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价值观教

II

 


 

  前言 

育不是简单贴标签,而是要与学科知识有机融合。课程标准研制注重

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科本身独特的育人功能,在知识传授

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引导。

2. 通识性教育与职教特色相结合。中职三科是中等职业学校各

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必须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打

好学生的文化基础,提升共同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应

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选择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职业

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强化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培

养,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3. 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要体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特别要注重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体现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加强对学生的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着力厚植爱国

主义情怀,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人才。

同时,要加强对中职学生已有基础和发展需求的了解把握,加强对中

职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的调研,努力发现并切实面对职业教育教

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把落实中央要求和中等职业教育实际结

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完善课程设置。

二、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关于课程设置

1. 调整“德育”课程名称并优化课程结构。将“德育”的课程

名称改为“思想政治”,与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将原来必修的“经济

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和

选修的“心理健康”调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

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其中,“经济政治与社会”

扩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加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

III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更准确、全面地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

涵;“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整合为“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职业道德与法治”“哲学与人生”继承 2008 年中职德育课课程设置,

基本保持不变。

2. 语文课程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等内容,并从体例、内容、话语体系等方面完成从教学大纲到课

程标准的转换,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兼顾字、词、句、段、

篇的组织形式。

3. 增设历史课程。历史成为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安排 72

学时。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

1. 细化了课程育人目标。针对现行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比较笼统、

育人要求不够具体等情况,课程标准研制组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

细化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充分借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经验,结

合学科特点凝练出体现课程特色育人目标的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

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借鉴了普通高中的“政治认同”“法治意

识”“公共参与”等素养,还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凝练、增加了“职业

精神”“健全人格”。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保持一致,但在核

心素养内涵与主要表现上进一步凸显了职业教育特色。历史学科核心

素养与普通高中基本相同,重点在家国情怀中增加了“树立劳动光荣

的观念,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公道、精益求精、协作创新等良好的职

业精神”等内涵要求。

2. 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课程标准研制组结合中职学生实际,

参照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

人目的,更加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

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为阶段性评价、毕业合格性考

IV

 


 

  前言 

试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命题提供依据,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形

成育人合力。

中职三科学业质量标准均划分为两级水平,水平 1 是学生学习该

课程后应达到的合格要求,水平 2 是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应达到的高职

院校分类考试要求。

3. 彰显了职业教育特色。中职三科课程标准在研制过程中,特

别注重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一是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

的联系,利用或设置职场情境,突出实践取向。二是注重有机融入职

业道德、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精神。

三是注重与专业课程相互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职业道德与法治”

是职业教育特有的内容。语文课程设置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

读”“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专题,增强针对性,满足学生未来职业

发展的需要。历史课程在基础模块大多数专题中突出了科技文化方面

的内容,专门设置了“精湛的传统工艺”专题,拓展模块开发了“职

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历史上的著名工匠”等示例。

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是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环

节,直接关系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中职三科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必

须在教育教学实践环节中接受检验,不断完善。希望广大中等职业教

育工作者在过去改革的基础上,在丰富而生动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

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不断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大幅提升新

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

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V


 

 


 

目 录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 1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 3

(一)学科核心素养 / 3

(二)课程目标 / 6

三、课程结构 ……………………………………… 9

(一)课程模块 / 9

(二)学时安排 / 10

四、课程内容 ……………………………………… 11

(一)基础模块 / 11

(二)拓展模块 / 31

I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五、学业质量 ……………………………………… 34

(一)学业质量内涵 / 34

(二)学业质量水平 / 34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 39

六、课程实施 ……………………………………… 40

(一)教学要求 / 40

(二)学业水平评价 / 42

(三)教材编写要求 / 45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46

(五)对地方与学校实施本课程的要求 / 47

II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等职业

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以立德

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帮助中等职

业学校学生(以下简称“中职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

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和心理健

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

人才。

思想政治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与初中道德与法

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相互衔接,与学校其他教育教学活动

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

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和学生实际,讲

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用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

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精神教

育,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讨的学习过程,理解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的内容和要求,培育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

1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格、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

信、文化自信,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为担

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

2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

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等职业学校思

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

人格和公共参与。

1.  政治认同

中职学生的政治认同,主要表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

法论,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

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

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

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

3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

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

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

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

追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

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会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

俱进、求真务实,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培育中职学生的政治

认同,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正确政

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牢固树立共产主

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而奋斗。

2.  职业精神

中职学生的职业精神,主要表现为具有积极劳动态度和良好劳

动习惯,具有正确职业理想、科学职业观念、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行

为,具备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能够正确认识

和处理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并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

择,在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

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

是幸福的源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需要建设一支知识

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需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

4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培育中职学生的职业

精神,有助于他们充分认识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

很光荣,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

道理,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弘扬劳动精神;有助于增强

他们对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

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人力资源强国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坚定通

过职业发展实现人生出彩的信心;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职业理想和职

业观念,增强遵守职业道德和提高职业技能的自觉性,追求高尚道德

品质,提升职业道德境界;有助于他们培养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

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

中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

3.  法治意识

中职学生的法治意识,主要表现为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正确

的权利义务观念,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宪法尊严,自觉参与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

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依

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

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培育中职学生的法治

意识,有助于他们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捍卫人格尊严,维护公

平正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4.  健全人格

中职学生的健全人格,主要表现为具有积极心理品质和自尊自

5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能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做到自立

自强、坚韧乐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健全人格体现了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和意识倾向,是品德和行为习

惯的基础,是健康心理、积极心理品质和良好个性心理特征的集中反

映。具有健全人格,才能正确对待自我、他人和社会,调控情绪,处

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育中职学生的健全人格,有

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

际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

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有助于他们学会竞争与合作,树立正确职业理

想,培养职业兴趣,提高适应社会、应对挫折、求职就业的能力。

5.  公共参与

中职学生的公共参与,主要表现为具有主人翁意识,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能够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广泛的公共参与,彰显人民主体地位,是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

权、表达权、监督权的表现,有助于更好地表达民意、集中民智,提

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助于鼓励社会力量热心公益活动,

发扬志愿者精神,积极参与包括社团活动和社区服务等在内的公共服

务,激发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培育中职学生的公共参与素

养,有助于他们了解民主管理程序、体验民主决策价值、感受民主监

督作用,增强公德意识、培养公共精神、提高参与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1. 具有政治认同素养的学生,应能够: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

6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现象,对社会现实和人生问

题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正确认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

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拥护党的领导,领会中国共产党领

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

优势,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坚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热爱伟大祖国,自觉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远大

志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人生。

2. 具有职业精神素养的学生,应能够:正确认识劳动在人类社会

发展中的作用,理解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国家以及人生发展的作用,明

确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懂得职业道德对职业发展

和人生成长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

成才观,强化无论从事什么劳动和职业,都要有干一行、爱一行、钻

一行的意识,增强职业道德意识,确立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

造性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信念;学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进

行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处理人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养成良好职

业道德行为习惯,自觉践行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不断提

升职业道德境界。

3. 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应能够:了解与日常生活和职业

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解法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

式,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

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形成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

认知和情感;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社会,养成依法行使权利、

履行法定义务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7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4. 具有健全人格素养的学生,应能够:具有自立自强、敬业乐群

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能够正确

认识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符合社会

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选择正确的人生发展道路;能够适

应环境、应对挫折、把握机遇、勇于创新,正确处理在生活、成长、

学习和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增强调控情绪、自主

自助和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

5. 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应能够: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

履行公民义务,热心公益事业,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具有人民当家作

主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

督的实践,提高对话协商、沟通合作、表达诉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遵守社会规则和公共道德,有序参与公共事务;乐于为人民服务,勇

于担当社会责任。

8

 


 

三、课程结构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

课程目标,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和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设计本课程

结构。

(一)课程模块

思想政治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

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四部分内容。

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选修课程除

对学生进行时事政策教育外,还应根据国家形势发展、区域经济和

行业发展状况,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学习、顶

岗实习,进行法律与职业教育,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文明礼仪

教育,就业创业创新教育,廉洁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毒品预防

教育等。

9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二)学时安排

基础模块四部分内容按顺序依次开设,安排在一二年级的四个学

期,每个学期按照 18 周、36 学时进行教学安排,每周 2 学时,总学

时为 144 学时。

思想政治课程基础模块教学安排建议见下表:

年级

学期

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哲学与人生

学时

36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一年级

36

36

二年级

职业道德与法治

36

思想政治课程拓展模块,不少于 36 学时,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

开设。

10


 

四、课程内容

(一)基础模块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

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内容要求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6 学时)

1.1 了解党带领全 ◆ 以“为什么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

教学提示

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 然”为议题,领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

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 理。可组织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开展相关主题活

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 动,用史实反映近代中国推翻“三座大山”,建

11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度的历程,理解我国确立 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的革命历程;阐明社会主

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 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

然性。

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

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1.2 认识改革开放

◆ 以“中国为什么能”为议题,认识只有

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可组织

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数字对比看变化”活动,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阐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 的主要数据变化情况,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义道路的伟大意义。

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

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

的巨大变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发展中国

的必由之路。

1.3 了解中国特色

◆ 以“新时代新在哪里”为议题,领悟中国

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 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可通过座谈讨

大意义,懂得习近平新时 论、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实现的历史性变革,认

的核心要义和历史地位。 识我国历史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感受我

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8 学时)

2.1 了解公有制为

◆ 以“为什么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议题,探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

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 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可调

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研某项公共工程,印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重要性;可通过问卷调查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或访谈,了解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感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 重要作用;可通过查阅资料、座谈讨论,了解混

度的优越性,理解基本经 合所有制经济如何实现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

济制度适应我国社会主义 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认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

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 济的意义。

水平,是党和人民的伟大

创造。

以“为什么‘两只手’优于‘一只手’”为

议题,探讨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和更

12


 

  四、课程内容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道理。可调研市场上某商品

的生产和销售,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如何发挥

决定性作用,分析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就如何更

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提出合理建议。

2.2 懂得开放带来

◆ 以“为什么‘一带一路’倡议得到国际社

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道 会广泛认可”为议题,探讨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和

理,了解推动形成全面开 重要性。可分小组搜集材料并汇报“一带一路”

放新格局的主要举措。

的基本内涵、建设举措、主要成就等方面内容,

评述“一带一路”倡议对深化改革开放的作用和

意义。

2.3 了解转变经济

◆ 以“什么样的发展才是高质量的发展”为

发展方式和深化供给侧结 议题,探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

构性改革的意义,理解 可组织搜集提高供给质量的具体事例,阐述深入

“创新、协调、绿色、开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可通过上网搜

放、共享”发展理念,明 集相关企业实现“三去一降一补”的举措,探讨

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

重要性。

革对人才素质提出的要求。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8 学时)

3.1 了解中国共产

◆ 以“为什么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

党的性质、宗旨和新时代 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为议题,探讨中国共产党的

的历史使命,明白中国特 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可组织参观烈士陵

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园、革命遗址、革命历史展览馆等相关教育实践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基地,领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

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 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可阅

领导。

读相关资料、观看相关影视作品,了解中国共产

党带领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

感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领导

核心。

13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3.2 了解我国根本

◆ 以“如何当好国家的主人翁”为议题,探

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讨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可访问本地人大代表

的内容、特点,理解我国 或政协委员,了解其履职经历,感受我国民主的

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真实性;可举行“假如我是人大代表”模拟活动,

针对校园或社会热点问题撰写议案,感受人大代

表的职责;可开展“有事好商量”主题活动,就

某一热点问题,模拟政协委员履行职责,体会协

商民主的特点和作用。

3.3 理解坚持党的

◆ 以“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

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 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为

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 议题,探讨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方法和意

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义。可搜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

懂得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 主监督事例,明确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方法,

团结的重要性,明确有序 探寻其意义;可结合某个公共事务管理实例,理

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和 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

方式。

统一。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6 学时)

4.1 了解身边文化

◆ 以“文化的力量有多大”为议题,探讨发

现象,明确中华文化是各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可参观爱国主

民族文化的集大成,领悟 义教育基地,搜集革命英雄事迹,开展革命英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 事迹演讲活动,接受革命文化的熏陶,学习革命

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英雄的高尚品质;可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

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坚定 命文化作品,体会文化的影响力;可制作城市文

文化自信,理解坚持和完 化、企业优秀文化或家乡文化名片,宣传社会主

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 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成就。

文化制度的意义,巩固全

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

想基础。

4.2 正确看待传统

◆ 以“为什么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

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 去其糟粕’”为议题,探讨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

14


 

  四、课程内容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 态度。可结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讨论如

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组织讨论家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乡文化特点活动,理解文化记忆对人的塑造作用;

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可搜集有关资料,讨论并寻找可以体现中华优秀

核心价值观。

4.3 感悟世界文化

传统文化精髓的标志。

◆ 以“文化创新为什么要‘立足本来、借

的多样性,明确文化交流 鉴外来、面向未来’”为议题,探讨文化创新的

互鉴的意义,理解文化创 动力和途径。可组织系列活动,比较、评议各种

新的动力和途径。

文化创新的表现;可通过事例解读,说明文化创

新和发展源于社会实践;可搜集材料,理解交流

互鉴、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

途径。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6 学时)

5.1 了解国家优先

◆ 以“为什么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为议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就业 题,探讨国家发展职业教育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 化强国的意义。可搜集本校或本地其他职业院校

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 发展资料,了解优秀毕业生的成就和事迹,理解

本要求,认识实施健康中 职业教育对地方经济或区域发展的重要贡献;可

国战略的意义。

走访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了解产业转型升级对人

才的新需求,理解通过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

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以“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从哪里来”为议

题,探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

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重

要性。可调研本地政府为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在

脱贫攻坚、医疗卫生服务等方面采取的主要举措,

感受党带领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可

到敬老养老院、社会福利院、医院等场所参加社

会公益活动,感受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绩,

提出改进的合理建议,为民生建设建言献策。

15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5.2 理解打造共建

◆ 以“为什么‘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为

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议题,探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和基本要

和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重 求。可观看国家安全教育宣传片,查看《中华人

要意义和基本要求,明确 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讨论个人对维护国家安

有序参与社会治理、自觉 全应负的责任和义务;可进行安全教育知识竞赛,

维护国家安全的方法。

解析危害国家安全的典型事例,了解维护国家安

全的有效举措,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

家安全。

5.3 列举参与生态

◆ 以“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文明建设的方式,明确 为议题,探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举措。可

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要 调研本地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在访问专家、查阅

求,理解建设生态文明是 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可结合文明校园建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 设进行调研,提出改进校园生态的具体建议;可

大计。

组织“美丽中国,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讨论

如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为建设美

丽中国做贡献。

6. 踏上新征程 共圆中国梦(2 学时)

6.1 了解新时代中

◆ 以“2035·2050:我和我的祖国共成长”

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 为议题,探讨中职学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

略安排,领会新时代给个 程中应有的责任担当。可搜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人成才提供的广阔舞台和 现代化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指标要求,

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描绘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可通过写、

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 说、演等多种方式,畅想 2035 年和 2050 年自己

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 的社会角色,展现自己的人生愿景,努力将个人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 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目标之中。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奋斗之中,做有理想、

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

新人。

16


 

  四、课程内容 

【学业要求】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

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进程;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的显著优势,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认清自己在实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目标中的历史机遇与使命担当,以热爱祖国为立

身之本、成才之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健康成长、成才报国。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

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

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

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

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

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职业生

涯发展奠定基础。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1. 时代导航 生涯筑梦(4 学时)

1.1 理解社会发展

◆ 以“‘中国制造 2025’为我们的职业发

是实现人生梦想的客观环 展提供了怎样的舞台”为议题,探讨个人职业梦

境,领会新时代为个人发 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可采用人物访谈、角色扮

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对个 演、活动体验、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个人价值

人素养提出了新要求,确 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发展的大环境,领悟实现“两

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 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迫切需要知识型、技能型、

理想。

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可采用搜集资料、在线访谈、

观看“大国工匠”专题片或与优秀模范人物对

17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话等方式,领悟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引导作

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成才观,坚定专业学习

的信心,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1.2 理解职业生涯

◆ 以“为什么‘新生活从确定目标开始’”

规划的重要性,懂得职业 为议题,探讨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可采用资料

生涯规划的过程也是促进 搜集、人物访谈、数字故事、小组讨论、事例解

个人成长的过程。

读等方式,明确有梦想才能积极向上,有目标才

能勇往直前;可举行“祖国与我的未来”主题

班会,讨论国家发展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

关系。

2. 认识自我 健康成长(8 学时)

2.1 学会从自我评

◆ 以“为什么说人人都可成为社会有用人

价和他人评价中,全面、 才”为议题,探讨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可采

客观地认识自我,明确正 用自画像、心理情景剧等方式,互相交流对自

确认识自我对于专业学习 己和他人的认识,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

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点,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掌握自我认知的正

确方法,学会立足社会发展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

规划。

2.2 正确认识职业

◆ 以“为什么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直面 为议题,探讨挫折教育的意义,增强抗挫折能

困难和挫折,掌握抗挫折 力。可采访模范人物、大国工匠,了解他们的受

方法,珍惜生命,热爱生 挫折经历及应对方式;可通过座谈、讨论等方式,

活,提高耐挫力。

2.3 了解尊重个体

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交流抗挫折的方法。

◆ 以“你有哪些青春期成长的烦恼”为议

生理及心理特点差异的重 题,探讨青春期的心理特征与性心理特点。可组

要性,掌握青春期的性心 织观看青春期性教育科普影视作品,了解个体生

理知识,养成健康向上的 理及心理特点的差异,以及青春期性心理的特点

生活方式。

和规律;可通过阅读和讨论等方式,了解不健康

的性心理和行为习惯对成长的危害。

18


 

  四、课程内容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2.4 辨析情绪的基

◆ 以“如何做情绪的主人”为议题,探讨

本特征和成因,掌握合理 合理的情绪表达方式与管理策略。可采用案例讨

的情绪调节方法,提高情 论、情绪表演、情绪调节小实验等方式,了解因

绪管理能力,做理性平 情绪问题产生的困扰,理解调节情绪、管理情绪

和、自信乐观的人。

与健康成长的关系,掌握合理的情绪表达与管理

方法。

3. 立足专业 谋划发展(4 学时)

3.1 了解所学专业

◆ 以“我的专业对社会有什么作用”为议

对应的职业群及演变趋 题,在探讨本专业对应职业群、岗位要求及职业

势,明确职业岗位对从业 素养的基础上,了解所学专业的社会价值。可开

者心理素质和知识技能的 展小组合作交流,了解所学专业现状、发展趋势;

要求,理解提升职业素养 可采用人物访谈、角色扮演等方式,了解科技发

的重要性,根据主客观条 展和产业升级对从业者素养提出的更高要求,为

件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

3.2 树立正确的劳

◆ 以“大国工匠是如何炼成的”为议题,探

动观,培育精益求精的工 讨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培育方法。可观看

匠精神,掌握提升职业素 “大国工匠”专题片,了解大国工匠的感人事迹,

养的方法,奠定职业生涯 感悟高技能人才追求卓越的优良品质;可结合

发展基础。

“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理解践行工匠精神必

须从日常生活做起,培养专注认真、精益求精的

品质,自觉成为工匠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4. 和谐交往 快乐生活(8 学时)

4.1 理解父母、尊

◆ 以“如何对待长辈的唠叨”为议题,探讨

重长辈,感悟亲情对自我 如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可采用角色扮演、故

健康成长和职业生涯发展 事分享、参与家务劳动等方式,感受父母和其他

的重要作用,珍惜亲情, 长辈的辛苦和殷切期望,正确理解和看待亲子冲

学会感恩。

突,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以实际行动感恩

父母和长辈。

19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4.2 理解良好师生、

◆ 以“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师徒关系”为

师徒关系对个人学习、健 议题,探讨建立良好师生、师徒关系之道。可

康成长的重要作用,了解 采用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方式,体验师

师生、师徒关系中存在的 生、师徒交往中出现的冲突情境与和谐情境,

主要冲突及其表现,学 探讨增进双方相互理解的方法;可采用自我反

会正确处理师生、师徒 思、小组座谈讨论,开展尊师爱生活动等方式,

关系。

探寻化解师生、师徒矛盾冲突,增进相互理解

的策略。

4.3 掌握同学、同

◆ 以“如何让友情地久天长”为议题,探讨

伴交往的正确方式,理解 如何建立良好的同学、同伴交往关系。可采用主

和谐相处和团队合作对于 题活动、角色扮演、情景剧等方式,了解产生同

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的 学、同伴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掌握同学、同伴

重要性,增强集体意识和 友好相处之道。

团队意识。

4.4 了解抵制校园

◆ 以“如何筑起心灵的防火墙”为议题,探

欺凌、暴力和各种不良诱 讨各种人际冲突的特点、成因和应对策略。可采

惑的重要性,掌握应对校 用动画或影片展示、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方

园暴力、预防艾滋病、拒 式,了解校园暴力和不良诱惑等的表现形式及危

绝毒品等相关知识、方法 害,了解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养成健康的生活

和策略。

方式与行为方式。

5. 学会学习 终身受益(6 学时)

5.1 端正学习态度,

◆ 以“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议题,探讨如

学会时间管理,善于利 何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可结

用闲暇时间,培养多种 合日常学习情境,分析厌学、学习效率低的内在

兴趣。

5.2 理解学习方法

原因,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

◆ 以“我们如何学习”为议题,探讨提高

对提高学习效率和技术技 学习效率的方法。可采用主题活动、经验交流等

能的重要意义,掌握高效 方式,开展学习能力训练,体验学习能力的可塑

的学习方法。

性,探寻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式,掌握科学的

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0


 

  四、课程内容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 以“为什么要‘活到老,学到老’”为议

5.3 了解社会发展

对学习提出的新要求,提 题,探讨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和方法。可采用社会

高数字化学习能力,提升 调查、案例分析、同伴互助等方式,探寻信息化

信息素养,树立终身学习 条件下所需要的学习能力,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

意识。

坚实基础。

6. 规划生涯 放飞理想(6 学时)

6.1 了解中职学生

◆ 以“‘水滴石穿’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为议

的就业优势,掌握应对职 题,探讨职业生涯规划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

业发展中心理冲突的方 在坚持。可开展角色扮演、社会调查、人物访谈

法,增强职业适应性,提 等活动,有针对性地调整准入职心理状态和职业

高职业生涯规划执行力。 期待;可聘请优秀中职毕业生进行专题讲座,谈

谈如何应对职场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主动

适应职业岗位需要,发挥才能,做出贡献;可开展

小组讨论活动,交流与分享各自的职业生涯规划。

6.2 了解职业生涯

◆ 以“怎样通过评价促进职业生涯发展”为

发展评价要素,明确职业 议题,探讨科学评价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明

生涯规划评价标准,学会 确国家需要和奉献社会是评价职业生涯规划的最

评价职业生涯规划。

高标准。可请企业人力资源专家进课堂,了解职

业生涯规划评价的途径和形式,学会科学评价自

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可选取典型案例,分析职校

优秀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感受职业生涯规划

评价对自身成长的促进作用。

6.3 了解调整职业

◆ 以“为什么职业生涯规划要‘与时俱进’”

生涯规划的必要性,把 为议题,探讨把握机遇、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的策

握职业生涯规划调整的 略。可采用“头脑风暴”等方法,列举职业生涯发

时机,持续完善职业生 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和应对措施,及时调

涯规划,放飞理想,人人 整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实现预期目标;可通过选

出彩。

取典型案例、邀请劳动模范进校园等活动,学习

先进人物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兢兢业业、恪尽

职守的精神,增强实现梦想、人生出彩的信心。

21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学业要求】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能结合活动体验和社会实践,了

解心理健康、职业生涯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

适方法,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寻符合自身

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

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

应社会的能力,掌握制订和执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提升职业素

养,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3.  哲学与人生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

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引导学生弘扬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长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基础。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1. 立足客观实际,树立人生理想(8 学时)

1.1 了解马克思主

◆ 以“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的看

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上的 家本领”为议题,探讨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革命性变革,阐明马克思 的意义。可搜集相关资料,分享生活中的哲理故

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事,归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讨论“学习哲

和方法论,认识马克思主 学,终身受用”的道理。

义哲学对人生发展的指导

意义。

1.2 理解世界统一

◆ 以“选择职业为什么既要从实际出发又要

于物质的原理,懂得客观 追求远大理想”为议题,探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

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 关系。可通过阅读讨论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青

22


 

  四、课程内容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证关系,坚持无神论,反 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分享学习体会,根据

对封建迷信,做到一切从 社会需要与个人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奋

发图强,开拓进取。

以“想问题办事情为什么既要量力而行又

要尽力而为”为议题,探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

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可通过寻找先进榜样示

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演讲比赛等活动,积

极发掘自我潜力,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以“为什么坚持无神论”为议题,探讨如何

加强科学世界观包括无神论的教育,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信科学、

学习科学、传播科学,注意抵制宗教观念以及各

种有神论的影响。

2. 辩证看问题,走好人生路(10 学时)

2.1 了解唯物辩证 ◆ 以“为什么不能回避矛盾”为议题,探讨

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领会矛盾分析法的意

立,积极面对人生遇到的 义。可采用搜集材料、主题班会、社会调查等形

矛盾,在解决矛盾过程中 式,结合现实生活,说明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

不断成长。

的变化及其意义;可通过分享生活中的具体事例,

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解决社会及生活问题的

重要性。

2.2 懂得世界是普

◆ 以“为什么个人不能孤立地生存和发展”

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 为议题,探讨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可创设辨析

会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认 性情境,剖析孤立地看问题的错误;可采用案例分

识和处理人生道路中的各 析、讨论等方法,理解人生发展与自然、社会和

种问题,坚定信心,脚踏 他人息息相关,学会在和谐共处中实现人生发展。

实地走好人生路。

以“为什么说人生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为议题,探讨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可通过案例分析、主题班会等形式,正确认识人

生道路上的顺境和逆境,在生活实践中磨炼意

志,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23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3. 实践出真知,创新增才干(8 学时)

3.1 理解认识与实

◆ 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为议

践的辩证关系,坚持实践 题,探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结合专业实

第一的观点,倡导理论联 践学习,讨论职业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的;

系实际,做到知行合一, 可搜集某种思想或理论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阻碍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水 作用的案例,说明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平、增长才干。

3.2 领悟透过现象

◆ 以“为什么眼见不一定为实”为议题,探

看本质的重要性,学会识 讨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可采取班级讨论会等

别假象,明辨是非,在揭 形式,就现象与本质不符合的典型事例进行分

示事物本质的过程中不断 析,不为假象所迷惑,学会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提高辨识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

4. 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10 学时)

4.1 认识社会存在

◆ 以“如果停止了物质生产,人类社会将

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会怎样”为议题,探讨生产劳动对于社会的重要

理解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 意义。可组织主题班会,讨论“假设自己所学专

中的地位,领会坚持以人 业对应的行业领域停止工作一周,对日常生活会

民为中心的重要性,树立 产生什么影响”,感受所学专业对社会生活的重

正确的劳动观和为人民服 要性。

务的意识。

以“为什么说‘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为议

题,探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可搜集材料,

或观看影视作品,了解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

和改革中发挥的历史作用,感悟只有坚持人民立

场,才能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

4.2 了解价值观对

◆ 以“怎样才能不负青春”为议题,探讨在

人们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可

理解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寻找身边的榜样,学习劳动模范事迹,思考如何

的关系,培育和践行社会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搜集本专业

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奉献 先进人物的事迹,分析其成功原因,认识人生的

社会中书写人生华章。

真正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24


 

  四、课程内容 

【学业要求】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

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坚持实践第一

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

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分析和处理个人成长中的人生问题,在生活

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对学生进行

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

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爱岗

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1. 感悟道德力量(6 学时)

◆ 以“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为议题,探

1.1 了解道德与法

律的关系,理解我国坚 讨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重要

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性。可列举事例、观看视频,理解道德和法律都

相结合的意义,领悟提 是规范人们行为的规则,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

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 德协同发力;可结合具体事例说明新时代提高个

素养对成长成才的意义。 人职业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了解道德特点

◆ 以“为什么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

和作用,体认中华民族优 立’”为议题,探讨道德对国家治理和人生发展

良道德传统,理解坚持马 的重要作用。可搜集、诵读道德格言,了解道德

克思主义道德观、社会主 的内涵和特点,认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

义道德观,倡导共产主义 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理解社会主义道德深深

道德,以及新时代加强思 植根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之中;可列举现实

25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想道德建设的意义。

生活中事例,理解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

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

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始终保持公民道德

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可通过“寻找身边感动人

物”“为他们写颁奖词”等活动,感悟新时代对

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

1.3 了解社会公德、

◆ 以“如何让美德照亮人生”为议题,探讨

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主 道德建设与美好生活的关系。可通过读经典、唱

要内容,努力在社会上做 歌曲、讲故事、谈感悟等方式,理解公民基本道

一个好公民,在家庭里做 德规范的内容及作用;可通过参与或举办“道德

一个好成员,在日常生活 讲堂”活动,感悟幸福与道德的关系,认识生活

中养成好品行。

因道德而美好的道理;可通过起草加强道德建设

的倡议书或公民道德公约,增强遵守社会公德的

自觉性,抵制违背社会公德的行为;可通过“传

承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征文比赛或诵读家庭

道德古语古训等活动,认识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

权利和义务,自觉为构建幸福和睦家庭尽一份

责任。

2. 践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8 学时)

2.1 了解职业道德

◆ 以“为什么说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

的内涵、特点及时代变 保证”为议题,探讨职业道德对社会发展和个人

迁,理解职业道德对促进 岗位成才的作用。可搜集企业资料,了解本校优

社会发展和个人岗位成才 秀毕业生成才历程,讨论职业道德在促进社会发

的必要性,阐释新时代对 展和个人岗位成才中的重要作用;可搜集国家加

高素质劳动者职业道德素 快建设制造强国政策,结合所学专业的职业道德

质的要求。

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理解我国加快建

设制造强国与高素质劳动者的关系,感悟职业道

德对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

风气的重要作用。

26


 

  四、课程内容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2.2 理解职业道德

◆ 以“如何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

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增强 行’”为议题,探讨遵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职业道德意识,努力在工 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等职业道德的

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重要作用。可通过观看视频、事例分析、角色扮

演、分组讨论等方式,理解爱岗敬业的意义,懂

得乐业、勤业、精业的具体要求;可组织“诚信

是否吃亏”讨论与演讲活动,阐释诚信对个人、

企业和社会的价值;可评析身边事例,理解办事

公道的意义;可参加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理解热

情服务、奉献社会的基本要求,领悟为人民服务

的时代价值。

2.3 了解劳动精神、

◆ 以“怎样才能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

劳模精神的内涵,理解新 绩”为议题,探讨践行劳模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劳模 可采用主题演讲、角色扮演等方式,感受劳动模

精神的意义,充分认识劳 范从日常点滴做起,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

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 性劳动的精神,养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可结合

何职业都很光荣的道理, 实习实训,弘扬和践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

体会以先进模范引领道德 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

风尚的作用。

精神。

3.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4 学时)

3.1 了解职业礼仪

◆ 以“为什么说‘人无礼,无以立’”为议

与职业道德的关系,理解 题,探讨遵守职业礼仪的重要意义。可结合职业

职业礼仪蕴含的道德意 礼仪训练,了解所学专业的职业礼仪要求,理解

义,认识职业礼仪对职业 遵守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可采

道德行为养成的作用。

用角色模拟、体会分享等方式,认识职业礼仪蕴

含的道德意义,展示自己的职业风采,增强遵守

职业礼仪规范的自觉性。

27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3.2 掌握加强职业

◆ 以“如何向道德楷模看齐”为议题,探讨

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理 个人提升职业道德境界的途径和方法。可通过分

解内省、慎独等修养方法 享职业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或搜集职业道德名言警

在职业道德养成中的重 句,感悟内省、慎独等对职业道德养成的作用;

要意义,提升职业道德 可通过搜集整理职业道德榜样事迹、邀请优秀毕

境界。

业生回校做报告等方式,学习职业道德榜样并自

觉落实到行动中,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涵

养职业道德,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习惯。

4.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4 学时)

4.1 懂得法治的科

◆ 以“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为议题,探

学内涵,简述我国法治建 讨法治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

设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 意义。可搜集素材并讨论法治在维护社会秩序、

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 营造和谐安定的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可搜集

成,知道建设中国特色社 反映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及成就的资料,通

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 过开展手抄报或文章推送等活动,了解法治作为

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 国家治理方式的演进过程,明确法治中国战略目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标的历史意义。

内在要求。

4.2 理解科学立法、

◆ 以“公民参与立法有哪些途径”为议题,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 探讨科学立法的基本要求。可通过开展制定班规

民守法的基本要求,描绘 等活动,体验有序参与规则制定的方式和途径;

法治国家的愿景。

可通过观看人大会议的录像,或参与法律法规草

案的征求意见活动,或模拟立法听证会,了解一

部法的诞生过程,体会集思广益、民主参与、科

学立法的意义。

以“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为议题,探讨严

格执法、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可参观法院、检

察院、行政机关等司法、执法机关,模拟公安、

城管等执法活动,感受严格执法和公平正义;可

28


 

  四、课程内容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结合社会热点案件,对执法和司法中情、理、法

的关系进行讨论,理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执法对维护法律权威的价值。

以“为什么说全民守法是法治的基础”为议

题,探讨全民守法的重要性。列举公共场所吸

烟、闯红灯、翻越道路护栏等违法现象并进行分

析,理解全民守法的重要性和要求。

5. 维护宪法尊严(4 学时)

5.1 理解我国宪法

◆ 以“我国为什么要设立宪法日”为议题,

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原 探讨宪法的地位、作用和基本原则。可绘制或以

则;分析公民基本权利与 贴图形式完成我国法律体系图,解释宪法的地位

基本义务的关系,树立正 及其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可搜集我国有关改善民

确的权利与义务观。

生的举措,分析宪法对促进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

社会事业发展的作用;可以组织“宪法与我们的

生活有什么关系”的讨论会,领会宪法与生活的

关系,学会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5.2 懂得宪法实施

◆ 以“如何维护宪法尊严”为议题,探讨宪

的意义,理解我国宪法监 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可

督制度,增强维护宪法 通过手抄报、微视频、漫画或海报制作等形式,

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 开展宪法宣传活动,明确宪法至上,任何组织或

意识。

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可观看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举行宪法宣誓活动的视频,

感悟宪法尊严和权威;可搜集不尊重宪法或违反

宪法的典型案例并开展小组讨论,增强自觉维护

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意识。

6. 遵循法律规范(10 学时)

6.1 阐释法律的特

◆ 以“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为议题,

征和作用,分析法律与纪 探讨违纪行为和违法行为的界线,增强遵纪守法

律的关系,了解违法行为 意识。可结合校规校纪、企业行业规范,讨论遵

29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的分类,增强遵纪守法 纪守法的意义;可搜集、分析相关案例,制作宣

意识。

传海报,认识不良行为的危害,探讨如何自觉抵

制不良诱惑;可观看专题教育片,了解违法行为

及其法律责任,预防青少年违法。

6.2 理解我国民法

◆ 以“为什么说民法保护着我们的一生”

的基本原则,了解民事法 为议题,探讨民法的基本原则和民事法律行为的

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分析 有效条件。可搜集体现平等、自愿、公平、诚实

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增 信用、守法和遵守公序良俗等原则的案例,领悟

强依法处理民事关系的 民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开展民法总则知

意识。

识竞赛,制作普法展板,增强依法处理民事关系

的意识。

以“如何维护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为议题,

探讨自然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的保护途径。可结

合生活或职场的实例开展情景剧表演,体验在工

作和生活中既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

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懂得关爱他人;可以尝试

草拟借条、买卖合同等,理解合同的订立程序和

履行原则;可搜集诚信履约的经典案例并开展交

流,懂得践行诚信与依法办事的重要性。

◆ 以“如何自觉预防犯罪”为议题,探讨犯

6.3 简述我国刑法

的基本原则,解释犯罪的 罪的特征和构成要件。可结合贴近学生生活与职

特征和构成要件,了解犯 业的案例开展“以案说法”活动,简要分析刑法

罪种类和刑罚的目的,自 的基本原则;可搜集典型案例开展小组讨论,解

觉预防犯罪。

释犯罪的特征和构成要件,认识犯罪行为的后果;

可观看专题片,探讨自觉预防犯罪、善于与违法

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法,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

犯罪。

6.4 了解民事诉讼

◆ 以“如何依法维权”为议题,探讨纠纷解

和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 决的法律途径,学会选择依法维权的方式。可组

懂得纠纷解决的诉讼及 织“我是法官”模拟法庭活动或观看庭审实录,

30


 

  四、课程内容 

续表

内容要求

教学提示

非诉讼方式,学会依法维 了解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基本程序,体会程序

权,做守法好公民。

正义对维护公平正义的作用;可结合生活或职场

的案例,尝试撰写民事诉状,了解民事诉讼的有

关规定;可搜集和分析职场中常见的劳动纠纷

等案件,学会求助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士或专业机

构,了解依法维权的各种方式。

【学业要求】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

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

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

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

法用法的好公民。

(二)拓展模块

拓展模块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各地可开设“法律与职业”

“国家安全教育”等选修内容。下面列出的是“法律与职业”和“国

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教学要求。

1.  法律与职业

基于中职学生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主要介绍劳动法、就业促

进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网络安全法、环境保护

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民事诉讼法、劳动争议调解仲

31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裁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职业道

德与法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职业生涯中常用的法律知识,正

确认识有关的法律关系,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法解决纠

纷,维护合法权益,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素养,用尊法学法守

法用法的实际行动,助力职业理想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职业生涯中常用的法律知

识;理解劳动法、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基本原则;明确劳动

就业、合同履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市场竞争、民事诉讼、调解

仲裁等活动中的法律关系;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依法解决

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增强法治意识,积极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展现

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的风采。

2.  国家安全教育

落实宪法和国家安全法的精神,阐释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坚持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阐明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是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

识,做到居安思危。帮助学生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和基本常识,牢

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强化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土安全、社会安

全、生态安全、网络安全、科技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接受相关学习训

练,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感和能力,依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职

责和义务。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和基本

常识,理解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重要意

义及基本要求,懂得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能够认清国家安全形势,

树立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观念,增强危机忧患意识,强化爱国主义

情感;能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规定,学会正确应对

32

 


 

  四、课程内容 

日常生活中突发安全事件的方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不做有

损国家安全的事,敢于同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为维护国家安

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33


 

五、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

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

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描述。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

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

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

(二)学业质量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学业质量的 2 个水平描述如下:

水平

质量描述

1-1-1 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结合

事例感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据马克思

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

现象。

1

1-1-2 知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

34


 

  五、学业质量 

续表

水平

质量描述

矛盾的变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了解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

想;举例说明实现人生价值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感受新时代青年

人肩负的历史使命。

1-1-3 知道并认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

史使命。

1-1-4 初步理解宪法对我国根本制度的规定,了解社会主

义制度的特征,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

意义;在日常生活中能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

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5 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懂得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是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准;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对人生发展的意义。

1

1-2-1 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特点和发展现状,初步确立符合

个人实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发展目标。

1-2-2 了解、关注职业生涯规划的价值,懂得制订职业生

涯规划应立足社会发展和本人实际的道理;初步了解职业生涯发

展需要的环境和条件,认同“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初步认

识和发现专业兴趣,及时修改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

1-2-3 知道职业道德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影响,了解

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及其作用;知道职业道德模范人物的引领作用,

懂得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了解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具有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的态度。

1-2-4 了解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与职业素养提升之间的内

在联系,知道职业行为养成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举例说明职业岗

位对从业者的素养要求,懂得践行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必须从日

35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水平

质量描述

常生活中做起的道理;理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高创新创造能力;

初步认识职业发展环境的复杂性,正确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顺境和

逆境,了解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方法,知道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对

职业发展的意义。

1-3-1 知道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了解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能举例说明法治使生活更美好。

1-3-2 知道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懂

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具有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的法治意识。

1-3-3 能够区分违纪、违法和犯罪的界限,能够以法治思

维认识和理解社会,知道依法办事、依法维权、依法解决纠纷的

途径和方法。

1

1-4-1 能够讲述心理和谐助力职业成才的典型事例,理解

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

上的心态对健康成长的意义。

1-4-2 能够接纳自我,知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

系,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理解积极向

上的目标对自身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1-4-3 懂得调控情绪、适应环境、应对挫折、把握机遇的

重要性,正确认识生活、成长、学习和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

理和行为问题。

1-5-1 知道人民的主体地位,懂得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

和公共精神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1-5-2 知道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和方式,具有依法有

序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

2-1-1 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体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人生成长的指导意义;能

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经济、政治、

2

36


 

  五、学业质量 

续表

水平

质量描述

文化、社会、生态等现象,在生活中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

行为选择。

2-1-2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丰富内涵、重

大意义,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要依据及实践要求;能够运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析现实问题;领会新时

代给个人成才提供的广阔舞台和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2-1-3 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懂得

坚持党领导一切的意义,领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

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理解新时代中国

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2-1-4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特点

和优势;运用唯物史观说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

任何情况下都能认同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

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2-1-5 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

值追求,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指导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2-1 掌握所学专业实际、发展趋势及对人才的要求,能

够将个人专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目标相融合;能自觉根据社会发展

需求设定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发展目标。

2-2-2 能够从实际出发,全面分析社会和个人主客观条件,

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清晰认识并分析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各种要

素,坚信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能够不断培养

专业兴趣,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科学管理与适时调整。

2-2-3 理解职业道德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影响,能够

按照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指导自己的生活、学习;能够以职业道德

模范人物作为引领,自觉践行职业道德;掌握并运用职业道德修

养的基本方法,形成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的行为习惯。

37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续表

水平

质量描述

2-2-4 认识提升职业素养对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和个人成

才的重要性,理解职业行为养成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以劳动模范

和大国工匠为榜样,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践行劳模精神和工匠精

神;崇尚科学精神,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创造能力;理解社会

发展对职业素养提出的要求,能正确处理人生发展中理想和现实

的矛盾,立志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2-3-1 能够结合古今中外国家治理的经验教训,阐明全面

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式,懂得“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的道理,

阐述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3-2 理解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对国家

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具有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自觉维护宪法

和法律尊严,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

捍卫者。

2-3-3 认清违纪、违法和犯罪行为的危害,具有依法办事、

依法维权、依法解决纠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2

2-4-1 通过心理和谐助力职业成才的典型事例,能够分析

说明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积

极意义,在实际行动中展现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和自

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2-4-2 能够悦纳自我,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

的关系,确立符合社会需要和自身实际的积极生活目标,选择正

确的人生发展道路,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实

施方案。

2-4-3 能够调控情绪、适应环境、应对挫折、把握机遇,正

确处理生活、成长、学习和求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2-5-1 具有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乐于为人民服务,

具备关心集体、热心公益事业的公共精神。

2-5-2 具有积极依法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和能力,勇于承

担社会责任,依法有序参与公共事务。

38


 

  五、学业质量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水平 1 是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是毕业

合格性考试的命题依据;水平 2 是参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学生应该

达到的要求,是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命题依据。

39


 

六、课程实施

在课程实施中,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的关键作用。教师要做

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坚持政治性

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

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积极推

动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

和亲和力、针对性。

(一)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实施,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

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要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吸引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1.  坚持正确育人导向,强化价值引领

教学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要求,结合中职学生知识

水平、年龄特征、所学专业特点及相关行业和产业发展情况,强化社

40

 


 

  六、课程实施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引领,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

在情境体验、问题辨析、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学会理性面对不同观点

并做出正确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

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2.  准确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教师在制定教学

目标时,要准确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表现,理解五个核心素养

要素之间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要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特定教学任务,思考相应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

的孕育点、生长点;要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在教学中的落实,研究

其融入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具体方式及载体。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

可行的教学目标,使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有效达成

学业要求。

3.  围绕议题设计活动,注重探讨式和体验性学习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围绕议题设计活动进行教学,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创设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迪性的问题

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引导

其在活动体验、合作探讨中学习。议题的确定应既包含学科课程具

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既要

了解学生对议题相关问题的认识状况及原有经验,又要了解议题的

实践价值,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职场中的各种现实问题,提高

教学的针对性。议题活动设计应有明确目标和清晰思路,统筹议题

涉及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给学生自主探讨、感悟内化、实践体

验的机会。宗教工作任务重的地区,学校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41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方式和教学方法,强化无神论教育,增强实效性。

4.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打造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社会大课堂

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思想政治课程培育学

科核心素养的显著特点。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社会调查、专

题访谈、参观访问、实习实训以及各种职业体验等。开展社会实践活

动,要从学生的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通过乡土资源、校

企合作企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亲历某

种情境或事件,获得直接的认知和情感经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抽象

的理论知识,加深学生对社会、职业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精神。

5.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实效。利用信息

技术,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有效投入学习活动;借

助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促

进学生在更广阔的环境中主动学习;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利用

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引导学生体验开放式学习,促进教与

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探索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移动学

习等信息化教学形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二)学业水平评价

1.  学业评价

(1)评价原则

导向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引导学生确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2

 


 

  六、课程实施 

整体性原则。对学生学习的各方面、各环节做出多角度、全方位

的评价,全面准确地判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发展性原则。立足学生成长和进步,动态地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

和成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评价方式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坚持以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评价标

准。应依托具体的情境,通过学生运用相关学科内容完成特定任务过

程中的行为表现,推断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水平。依据学业

要求,准确把握学科核心素养与任务、情境、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

其中,执行任务是将内在的学科核心素养外显为可观测行为表现的媒

介,情境是运用学科内容、执行任务、展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

平台,学科内容是印证与考查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依托。

倡导多元主体评价。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要发挥学生、教师、

学校、家长、企业、社会等不同主体的作用,从不同视角进行评价。

教师要创新评价学生学习的方式;要确立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发展

学生自我矫正、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的能力;倡导同伴评价,通过组

内评价、组间评价、个体对个体的评价、个体对群体的评价、群体对

群体的评价等,让学生相互提醒、彼此激励、经验互补,发挥学习共

同体的作用;要吸引家长、社区、专家、企业相关人员参与到评价过

程中,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充分调动多元评价主体的

积极性,形成育人合力。

注重多样化评价。应将课堂学习评价和实践活动评价、过程性

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有机结合,及时准确地反馈

评价结果。评价方法除纸笔测试外,应探索档案袋评价法,搜集学生

在课程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材料,如调查论文、访谈记录、演讲稿、量

表测量、问卷测试结果、体验性活动作业、个人反思小结等,建立学

生的学习档案,全面记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轨迹。有条件的地

43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方,可采用表现性评价,形成多样化的学生成长记录,全面科学地衡

量学生的发展。

(3)评价结果运用

思想政治课程的评价,主要衡量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要

求的程度,是评定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是用人单位招聘员工和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的重要参照,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水平发展

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2.  考试命题建议

(1)把握学业考试的目标和要求

学业考试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主要内容,

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内容,参与社会实际生活,在相关专业学

习和职场的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确定学科任务导向型的命题框架

思想政治学业评价把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行为表现、学科任务、

问题情境、学科内容等确定为学科测试框架的关键维度。通过建构评

价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关键行为表现指标体系,界定学科任务的

类别及影响任务难度的因素,确定不同复杂程度的情境,明确要考查

的学科内容及其结构等方法,研制指向核心素养及其关键行为表现,

实现学科任务、问题情境和学科内容有机融合的试题,有效测试思想

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真实发展水平。

(3)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测试的命题要求

要根据学科核心素养表现水平,恰当设置学生需要完成的具体任

务,任务的内容指向应明确,不能存在歧义。要创设基于真实生活的

情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提炼关键信息和特征,创设信息支持充

分的评价情境。要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公平性,把握适当的难度与合

理的区分度。

44

 


 

  六、课程实施 

(4)制定基于学科任务完成质量的试题评分标准

考试题型既要有答案唯一的试题,又要有答案开放的试题。制定

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要兼顾共同性与差异性。共同性体现为有共

同的基本立场和价值观,有共同的评价尺度。在共同评价尺度的框架

中体现差异性,表现为不同视角,运用不同素材,采取不同思路,表

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解决方案等。通过这种有差异的解题过程与思

维过程,划分评价等级,判断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学科任务完成的不同

质量,推断其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三)教材编写要求

1.  依据课程标准,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教材编写要立足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

内容和要求,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进行严格、规范、准确的

教材编写,阐明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同时,通过活动、

情境、议题和栏目的设置,避免说教式、成人化倾向,深入浅出地阐

述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内容,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2.  立足中职学生实际,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教材编写要着眼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

特点,通过设置开放的教学情境栏目,采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通

俗易懂的叙述和呈现方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与实践的鲜活案例,倡

导知行合一、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方式,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信息化

教学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提升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学生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5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3.  按照政治性与科学性统一要求,优化教材编写队伍

要遴选政治立场坚定和德才兼备的编写者,广泛吸纳学科专家、

教育教学专家、具有丰富中职教学经验的教师、教研员以及行业企业

相关人员参与,组成结构合理的教材编写队伍,以保证教材编写的科

学性与适用性。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及课程实施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应以

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开发配套的课程资源。

1.  课程资源开发原则

导向性。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利于培育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科学性。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准确、规范,不能违背科学常识,要

体现科技发展历史,符合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要求。

时效性。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反映新时代新要求,符合当前中职学

生的接受习惯,将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与教学深度融合,帮助教师更

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2.  课程资源内容和呈现形式

课程资源内容与形式应多样,既要开发适合中职学校教学需求

的学习指导、教师参考书等纸质资源,又要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

段,有针对性地开发配套的图片、音频、视频、课件等教学素材,以

及微课、专题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在线开放课程等集成的数字

化课程资源。既要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条件,广泛开

发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等校内资源,又要根据学校所属地域、专业、

46

 


 

  六、课程实施 

行业等特色,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社区

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资源。

3.  课程资源开发主体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教研机构、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是课程资

源的开发主体,应根据教学需要,广泛吸引和推动教材研发基地、行

业企业、出版社建设课程资源。可组织学科专家、教研员和一线教师

组成课程资源开发团队,开发优质配套的课程资源,为思想政治课程

教学提供示范和引领。有条件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可以

组织相关力量建设课程网站、平台,共建共享课程资源,为教师利用

课程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必要的政策和条件支持。

4.  课程资源利用方式

要正确处理教材与课程资源、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

的关系,利用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方式,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

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提高思想政治课程教学

实效。

(五)对地方与学校实施本课程的要求

1.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课程实施的管理和督查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督导与评估、学习评价与考核的基本

依据。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施的统筹规划与管理督查,要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保证课程

开齐开足,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程质量的管理,并实行质量监控。宗教

工作任务重的地区,可适当加强这方面的师资,增加课时。要根据行

业、地方和学校的特点与需求,加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专职教师队

47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 年版)

伍建设。

2.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要加强课程实施的培训和指导

在国家支持和指导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机构要围绕思想

政治课程标准的实施,加强研究、指导与服务,切实做好教师培训,

促进教师更新课程理念和知识结构,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

3.  中等职业学校要为高质量实施课程创造必要条件

学校要为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创造必要条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

课程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要按照国家要求,根据课程方

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必修课程,不得随意减少课时,同时要开好选

修课程。要鼓励和支持思想政治课程教师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社会实

践活动,开发当地思想政治课程资源。要通过制度与机制建设,为思

想政治课程的顺利实施创设良好的环境。

48

 


 

郑重声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出版权。任何未经许可的复

制、销售行为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其行为人将承担相

应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

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读者的合法权益,避免读者误用盗版书造成不

良后果,我社将配合行政执法部门和司法机关对违法犯罪的单位和个

人进行严厉打击。社会各界人士如发现上述侵权行为,希望及时举报,

本社将奖励举报有功人员。

反盗版举报电话 (010)58581999 58582371 58582488

反盗版举报传真 (010)82086060

反盗版举报邮箱 dd@hep.com.cn

通信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 4 号 

     高等教育出版社法律事务与版权管理部

邮政编码 100120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