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下午,我校召开2014年校技能大赛教师座谈会,校级班子成员,办公室、教导处、教研室、学生处主要负责人,教研组长,实训中心负责人,2014年省赛一等奖、国赛三等奖辅导教师,本学年度技能大赛全体辅导教师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吴大明校长主持。
会议首先由实训处赵开江主任宣布本学年度校技能大赛、市技能大赛比赛项目和辅导教师。并对今年的大赛做了认真细致的部署,并对辅导教师提出了要求。
孟捷老师传达省职成教学会中职分会“安徽省2014年中职学校技能大赛经验交流会议”精神。
王金陵老师、吴文琴老师分别代表2014年国赛三等奖、省赛一等奖辅导教师介绍2014年大赛辅导经验。
最后吴校长讲话,他向去年在国家、省、市技能大赛获奖的教师表示祝贺,感谢你们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和尊重,向今年以来奋战在技能大赛战线上的教师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祝愿。针对今年的技能大赛,吴校长强调,一是要明确目标,要超越去年的成绩;二是敢于挑战自我,取得胜利;三是抓紧时间,勤教苦练;四是要给予参赛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指导;五是要加强学校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六是将举全校之力为技能大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供稿、审核:办公室
附:辅导经验交流选登
自强不息,天道酬勤
———辅导竞赛有感
(吴文琴)
紧张激烈的2014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畅捷通·润华杯”会计电算化大赛圆满落幕。本次参赛全省有16支代表队48位学生和24位教师,共计72人同场竞技。我辅导的两位学生和我一同参加了这个项目,取得一定的成绩:李玉琪,第五名,获一等奖;赵洁第八名,获二等奖;本人不才,第十名,获三等奖。这与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鼎力支持,与选手的刻苦训练密不可分。回想这一个多月的奋战,给我的感受是:自强不息,天道酬勤!
会计电算化是个全能型的一个项目,每位选手必须参加三个项目,即会计电算化、点钞和翻打传票。其中会计电算化占总成绩的60%,点钞分为单指单张和多指多张,各占总成绩的10%,即20%,翻打传票占总成绩的20%。“校赛——市赛———省赛”像三座大山压在心头,每上一个级别,就感到压力更大。我们的项目青黄不接:有经验的老选手已毕业,新选手开课迟,基础差,没培养,没有形成“传”“帮”“带”,而且点钞中的单指单张和翻打传票(两项必须持久训练的),之前却从未接触过。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个考验,虽然有多年的辅导经历和经验,但我仍然感到压力山大,迫使我作出“拿时间换成绩”的决定。这段时间,除了班级的正常管理和日常教学外,全部泡在实训室,从早到晚,全天候地和选手待在一起,和时间赛跑,拿时间换成绩。
首先,研究大赛规程,制定周密训练计划。今年市赛采用的一般企业会计准则,而省赛采用的是小企业会计准则。吃透竞赛的内容,研究评分标准和出题思路,并多方交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周密训练计划。
其次,制定分层目标,逐层分步完成。对于点钞和翻打传票这两个弱项,要求选手指法精准,提高准确性,之后再谈提速,周周破纪录,逐步达到预定目标。对于电算化项目,从会计基础、财务、手工账以及软件运用,层层突破,环环相扣,要求学生有空就相互提问,进行口头练习,并且相互切磋上机操作技能。上机练习时绝对限时限量,不完成任务不吃饭不睡觉,经过训练,要求选手眼快、手快、脑子快,而且有较好的悟性、灵性和耐性。这次省赛,翻打传票最高316分,我们是313分;单指单张最高11把,我们是10把;多指多张16把,我们是14把80张;电算化最高69.5分,我们是63.8分。
最后,综合训练,提高效率,当倒计时为7天时,要求选手完全按照比赛规程训练,不仅时间、场地要求高仿,而且加大难度和强度,每天的测试成绩都张榜公布,测试结束后,帮助每位选手分析失误的原因及应对技巧,同时对选手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情绪,调整状态,加上领导多次鼓励动员,我们获得了一定的成绩。
这次省赛实现大部分目标,但也存在不足之处:
一、选手基础差;
电算化项目要求学生眼快、脑子快,手快,既要有扎实的财务基础,又要具备熟练的软件操作能力,而我们的选手基础差是硬伤。这主要是咱们的专业课开设迟,学生的理论基础没打牢,而且会计技能中的点钞和翻打传票,平常教学根本没计划,仅靠比赛前临时突击。每一次集训出来的参赛选手只能参赛一次就毕业了,而新选手又没培养,没有形成良性的“传”“帮”“带”,更别说“超”,既不利于阶梯式选手培养,也不利于教师的经验积累沉淀。
二、抗干扰训练不力;
虽然赛前充分考虑坏境对选手的影响,特别是点钞和翻打这两项,加强抗干扰训练:将选手带到人多的教室、嘈杂的办公室测试、下雨天训练、傍晚点钞训练等心理、时间差、环境方面的训练;但没想到单指单张的整把不整齐对选手的影响,使得市赛就取得9把全对的好成绩,却在省赛中只点9把复点2把错2把,最后只得5把的糟糕成绩,没能达到预定的目标,让我后悔不已。
省赛告一段落了,意味着可以休整一段时间,但新的挑战又在等着我们了——国赛的选拔赛——复赛!多年的辅导经历,让我对当前的课程设置有个迫切的建议:会计专业,特别提高会班的课程设置需要改进,宗旨是有利于学生考证,有利于技能比赛,更有利于学生就业。
技能大赛交流总结
(王金陵)
我将技能大赛分三个阶段:选拔、训练和赛前准备。就企业网项目准备和训练情况结合这三个阶段给大家作个汇报:
一、 选拔学生阶段。
学生的选拔对于今后的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挑选到一个合适的学生可以让你事半功倍,不同的项目对选手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开始之前制定好一份适合自己项目的选拔方案,做到心中有数,有目的的去挑选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观察学生在培训阶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领悟能力、学习主动性等各方面综合考量,为接下来的选手筛选做好准备。从前期培训的学生中选出几个能力较突出的学生做重点培养,结合大赛规程有针对性的指导他们,让他们尽快进入做为比赛选手的角色。
二、 训练阶段。
训练阶段包含三个方面:训练计划、训练方法和阶段性目标。训练是很枯燥,连续多少天的训练,每天都要七八个小时,并且面临在比赛中取得成绩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即使是条件很好的学生,也会有想放弃参赛的想法。所以结合有效的训练方法制定一套有效的训练计划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保证按照大赛的规程完成相应的比赛内容的学习,又要让学生不反感,甚至要让学生有兴趣,有动力。如何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让学生有显著的提高,我的做法是给学生制定阶段性目标,到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样的内容,这样层层提高,循序渐进,当然目标不可能都是很顺利,学生没有完成目标,就让他加班,完成的好给他放假。通过这种赏罚分明的管理制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压迫感,既不能让学生太放松也不能让学生太紧张,从而顺利完成制定的训练目标,为后面的比赛做好准备。
三、 赛前准备阶段。
包括三个方面:了解我们的对手、比赛目标和心态调整。了解我们的对手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制定比赛目标。例如通过阶段性的模拟训练,发现学生和上一届的第一名成绩相差不多,我们向第一名努力,如果相差太多,我们要掌握和其他学校的学生差距在哪里,通过最后一段时间能不能赶上,能赶上就向第一名努力,赶不上就向第二名努力,量力而行。调整好选手心态,轻装上阵是取得胜利的必备要素。面对大赛一天一天的临近,客观地讲没有压力是不客观的,我要求和鼓励参赛学生,使得每个参赛者都能把压力变动力,从而使选手们比赛时不怯场,不慌张,保持头脑清晰,操作过程有条不紊,发挥出应有的水平。